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陈亚茜
[导读] 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针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显得越发重要。但是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展开阅读能力的培育,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较为薄弱。基于此,本篇原文章主要通过新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陈亚茜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摘要】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针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显得越发重要。但是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展开阅读能力的培育,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较为薄弱。基于此,本篇原文章主要通过新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49-01

        引言
        针对小学生而言,读得书越多则会让其思维更加活跃,能够更加清晰的对问题展开思考。有效的阅读能够持续扩大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的数学阅读能力不止能够有效推进学生们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观念,持续加强对学生展开阅读能力的培育。
        一、在解决习题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育教学进程中,需要重视引导班级学生在解答习题与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程度,最大程度通过读题与解题这一个过程对学生展开引导。比如,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们讲授有关于长方形表面积的知识内容时,首先应当让班级学生通过对长方体模型展开自主的探究与研讨,并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接下来让学生们通过数学习题展开练习:长方体桌子的长是42cm,宽是32cm,高是27cm,请学生计算它的表面积。当学生在充分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后,则很快就会完成这一个数学习题的计算,接下来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另一个习题的计算:一个没有盖子的正方体鱼缸,它的棱长为90cm,那么做这样三个鱼缸至少需要用多少玻璃?学生们在展开独立解题得出结果后,教师再对这个习题展开讲授,若是有学生并未正确计算出习题结果,数学教师需要引导这些学生对数学习题展开详细的分析,会有一些学生发现是由于自己并未对习题题目认真进行审题,如此学生们就会在自身的潜意识里,形成惯性的思维,在日后的解题过程中对题目展开仔细阅读,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程度。
        二、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进程中,更加具备积极性与自主性。
        (一)创设阅读情境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具备十分丰富的知识内容,不只具有精炼文字语言的描述,充满趣味性的数学符号,同时数学教材中的“比一比”、“说一说”、“你知道吗?”等教学教材内容,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都十分新奇,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最大程度通过数学教材中这部分充满趣味性的知识内容,向学生们创设数学阅读情景,借此激发出学生们对于数学阅读学习的兴趣。比如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们展开源有关“圆”知识内容的讲解时,可以让班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索与“圆”相关的实物,借此引发学生对于圆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阅读的兴趣。



        (二)加强示范阅读与实践活动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有关材料示范阅读时,需要通过自身的情感经验,去带领班级学生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手势与表情,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如此则可以帮助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形象,数学教师在引导班级学生在展开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优秀的数学阅读习惯,科学、合理的组织数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猜猜谜语、做游戏等活动中,展开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展开学习,接下来通过所学习到的数学基础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大程度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
        三、加强对学生们的数学阅读培养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为学生们设计有关的数学习题,并引导学生对数学习题展开不断的练习,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在数学教材阅读中,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组织班级学生读出数学教材与习题题目中,具有关键性的未知数及词字句。如此一来,学生则可以很快找出数学教材内容与习题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接下来再对问题展开有效的解决,特别是学生们在展开几何图形的习题阅读时,数学教师需要引导班级学生对图形性质及特征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并且读懂图形语言与图形关系,在清晰图形本质情况之下,再展开数学习题的解答。
        (二)在数学习题练习中,培育学生们数学阅读能力
        在展开数学习题练习时,数学教师需要引导班级学生对数学习题题目展开充分的阅读,找出习题题目中的已知数与未知数,清晰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习题解答的突破口,并且引导班级学生应用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来确定该到习题解题的思路与方式。
        (三)对数学知识总结时,培育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每一个章节与单元的数学知识学习完成后,数学教师需要引导班级学生对数学教材内容展开全方面的阅读。接下来让班级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总结与概括,形成引导学生们形成自身的数学知识阅读方式,如此则能够有效推进学生持续地展开数学基础知识的阅读,提升学生们的数学阅读能力水平,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们数学阅读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的根本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因此,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持续革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们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持续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林彬.基于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3):86-87.
[2]陈圆圆.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36):111-112.
[3]杨熠.立足教材资源指向素养提升——小学数学“你知道吗”的深度阅读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11):48-50.
[4]许小莉.让数学插上阅读的翅膀——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师,2020(21):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