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向遐赟
[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作为母语学科,走在改革的前列。因此,处于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师生对课文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使语文课堂充满机遇。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情境教

向遐赟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民族初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412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作为母语学科,走在改革的前列。因此,处于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师生对课文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使语文课堂充满机遇。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40-01

        一、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借助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情境培养中进行认知、思考和感知,学会自主学习。
        从教师的角度看,情境教学强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情感意识和问题意识。教师需要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或思考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意识,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情境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当前的感受,独立思考和欣赏文本的表现性语言,获得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同时,它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当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情境教学备受忽视”“情境教学不够严谨”“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拔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问题,亟待解决和优化,
        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情境教学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教学观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咨询同伴、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完善教师培训渠道,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观念的培训,让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教学中勤于自我反省,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语文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创作多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正处于自主意识逐渐觉醒的关键时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人和事的欲望。情境铺垫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把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出发点,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情景中,缩短课文之间的距离,充分感受人文的魅力,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文本感受。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充满了童趣。百草园中美丽的景色、美女蛇的神秘传说、雪地捕鸟的欢快以及书屋中读书的经历,无不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有相似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图片展示和场景描述的形式,让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描述童年轶事,并将其引入文本,让学生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产生共鸣,充分体会作者在百草园的欢乐和在书屋求学的枯燥,加深学生对鲁迅成年后童年记忆的理解。这种情境教学意识不仅能在短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长期挖掘文本内涵的习惯。
        (二)精心设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也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三峡》是一篇歌咏山水的优美古文,作者以时序的变换来描写三峡山水的特点。某教师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发动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三峡的特点。学生一听能做导游,马上兴奋起来,开始准备导游词。活动开始后,学生畅所欲言,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诗文鉴赏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又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有一课是《核舟记》,文章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微雕艺术的高超水平,篇幅很长,翻译起来十分枯燥,而翻译又是文言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时的难点。这时,精心设计情境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位语文教师是这样上的:这位教师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核舟记》第三、四段中的场景再现并拍照留念,课上,教师出示图片并分享:根据随机抽取的一组照片,进行点评,比照原文,并说出依据。教师采取让学生“找茬”的方式,在学生与学生、师生对话中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显然,上述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情境,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或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度,自然对课文有了深刻甚至创造性的理解。
        (三)避免情境教学误区
        首先,情境教学要“量身定做”。教学形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对症下药”。在构建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学习情境和课文做出综合判断。如果运用过度或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轻视。
        其次,情境教学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语文教师应坚持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初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进行选择,优化教学目标。对于课程标准,既没有更高的要求,也没有更低的要求,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向导”,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对话。要用愉快的氛围感染学生,关心和理解学生,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调整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总结
        总之,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背景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实施的必要性,教师要充分认清情境教学备受忽视、情境教学缺乏严谨性、情境教学存在误区,并牢固树立情境教学意识、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避免情境教学误区,努力提高自身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蒙朝晖.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7):46.
[2]赵雅琴.基于核心素养重建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12):40-42.
[3]李升阳.情境创设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