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艳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小学 新疆 哈密 839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38-01
心理学研究表明,背诵是视觉、听觉、思维活动的结合,通过背诵可以使语言材料内化成学生生命个体的一部分,成为终身有用的东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背诵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朱自清说过:我宁愿背下一部诗集,而不是泛泛阅读100部诗集,泛泛看过的诗集终究是人家的,而背下的则成自己的。看过的文章像在饭店看过的美食,仅仅大饱眼福,而背下的诗文如同吃下的美食滋养了我的身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在课程目标部分,还明确提出各个学段需背诵的诗文的总量:第一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各50篇(段),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由此可见,《义务课程标准》重视背诵,强调让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并通过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那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背诵?
首先,指导方法,降低难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要求全文背诵的课文,文章相对来说较长,直接让学生背肯定会很困难。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如化整为零法、抓重点词语法、板书提示法、想象画面法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要与背诵的内容匹配,这样才能降低难度,增强学生记忆的效果。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文章在结构和语言运用上都很有特点,极富表现力因此,教学要求之一是背诵全文。
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指导背诵的角度设计教学、重视学生的理解感悟,重视背诵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第1小节时,教师可以抓住重点词及句式特点,借助板书以关键词提示学生背诵,指导背诵。教学第2-5小节时,教师可以通过结构分解法,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和层次结构图,逐层记忆。一段一段,都背熟了,再连接起来,达到背诵全文的目的。
其次,加深理解,促进背诵。背诵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反过来,理解也可以促进背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求背诵的课文语言优美、结构精当,值得学生作为语言典范吸纳存储。因此,往往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熟读深思,理解内容,揣摩表达,在深入领悟之后,再要求学生背诵。
最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背通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背得痛苦,效果也不佳,很容易遗忘,回生率也高。背诵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诵会、竞赛、诗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表演等诸多方式加深理解和背诵。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有意识指导学生在背诵中不知不觉将自己当成作者或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事务,体验情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意识地背诵积累也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