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苏昭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和重要内容,尤其在初中时代,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成型的阶段,这种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昭    四川省德阳市第七中学校  618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和重要内容,尤其在初中时代,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成型的阶段,这种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36-01

        目前,在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初中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就这些教育过程中的不存提出解决意见及实施方案,结合当代学生教育的现状为有效提高中学生道德法制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方法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大部分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实行的是教师一言堂的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在课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沉沉的听,两者看似紧密联系,实则貌合神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现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得课堂参与度基本为零,它们仅仅是知识传播的承受载体,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载体。尤其是年龄差较大的师生之间,在这种模式下,更不能友好协作,共同进步,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不变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老师的思维之外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我们不应该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多年来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教学。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充分电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全面认知学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全面有效实行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难度。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
        (1)重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采用半自由课堂的模式,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学生道德素质与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它与初中生常规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理解,所以可以尽可能的建立起自由课堂的模式。
        课前老师结合本节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假设性问题,课上分以下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一:课前导入,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结合案例如,违背了道德观念不一定违背法制观念,但违背了法制观念就一定违背道德观念。二:学生讨论,分组合作,畅所欲言。结合自身经历讲解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三:学生代表发言。组内总结最终论述结果,并派出一名代表在班级中论述组内讨论情况。四:教师补充说明。如在会计行业中,小张虽然不热爱会计工作,但他认真仔细,从未出错。这一事例中小张虽然违背了会计道德理念,但并没有违背会计法治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要不断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少年有梦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先运用电影片段以及名人名言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播放《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让学生在电影中感悟梦想的力量,积极引导,引发学生思考。
        (2)加强学生与教师紧密联系,形成自主合作、良好竞争的学习型课堂
        教师时课堂的参与着;是课堂与学生的连接着;是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的领路人。要想在初中阶段更好的实施中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就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与老师的练习,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建立学生评审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发挥良性竞争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中的积极作用。
        在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积分制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少年有梦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采用积分制的形式领导学生学习。将老师与学生分为两组战队,分别论述双方队伍眼里关于梦想的故事,答对者加一分。这种教学方法无形中增加学生与老师的联系,有效增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并且老师队与学生队的竞争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形成共同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课堂模式。激发了双方学习热情。
        (3)增加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活力
        一言堂的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教育教学的模式,应该增加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的方法,使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活跃,增加课堂趣味性。
        一:情景教学法。如在少年有梦这一课中,可以利用ppt的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梦想比做种子,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比做种子发芽成长时要经历的磨难。制作成一组种子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后生根发芽成长为苍天大树的漫画,以这种形式向同学们展现梦想的力量。
        二:话剧排练,互动教学。老师与同学将少年有梦这篇内容排练成一篇简短的话剧表演内容,在表演过程中,认真领悟体会书本内容所要传达的道德与法治精神,深入探讨体会话剧表演带给我们的情感感悟。
        三:增加师生互动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我
        们要建立起问答模式、讨论模式、传授模式三者结合的教学课堂模式。例如在少年与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问学生的梦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在即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问题。来增加教师与学生得互动,以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三、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重大的影响,对社会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存在深刻且深远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教育有利于学生以及社会的积极发展,而落后偏颇的教育阻碍学生以及社会的向前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初中道德与法制教育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提高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学的课堂水平,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良好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春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00(010):373.
[2]张桂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中),2019(11).
[3]刘培国.浅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J].速读旬刊,2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