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杨耘
[导读]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以实验为主,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学习、掌握科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以往仅仅强调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的理解,实验也是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很少有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是每一位科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杨耘     浙江省瑞安市碧山中学
【摘要】科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以实验为主,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学习、掌握科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以往仅仅强调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的理解,实验也是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很少有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是每一位科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95-01

        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处于重要位置,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为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概念,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进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是当前科学教学应该深究的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力求实验的创新和有效,才能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实验教学的不足
        在初中科学的教材中,需要重视和必做的实验本应该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实验。然而,大多数的学校的教师并没有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实验,甚至有很多学校的实验课都不能按照授课需要的时间进行完成。也有上级管理与学校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如八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分数实验教学,必需要用红磷,而红磷是危化物品,管理非常严格,实验用品店怕检查,就不进货,除非学校订购一吨红磷,结果这必做的实验只能用视频代替了。同时像这个实验还会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教师上课之前还必须试做过,挺麻烦的因此种种教师就有了借口,让诸如此类的初中科学实验变成了“纸上谈兵”。
        (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一些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继承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的内容,没有做到创新,也没有将学生作为主要的教学对象来进行授课。有些教师会带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但也仅仅是教师在讲台前进行实验的演示,学生只需要出眼睛看就算是完成了课堂的教学内容。甚至有一些教师,连动手演示的实验步骤都直接的省略,完全的借助多媒体的设施来进行实验的演示。通过对学生的问卷了解,只有30%左右的学生表示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效果,而20%的学生甚至认为Flash动画演示的效果更胜一筹。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不断冲击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部分学生也表示出自己作为“看客”,已经习惯于在课堂中“听”讲。
        二、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要动手实验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课程要想有效实施,自然需要具备基础的实验设备,这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部分初中学校缺少实验设备,无法展开实验教学;还有部分初中科学教师觉得只要借助实验结论即可,毕竟考试并不会考实验操作,所以只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替代学生实验操作,在这种现状下,学生对于科学实验自然就无法产生兴趣。


科学课程很多知识点都源于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以及观察中,能够无形中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所以说,教师要想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借助于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因为只有学生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二)加强科学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对于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有直接影响。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教学引导者身份,将更多的学习机会交给学生。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角色要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并通过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而将创新教学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更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规划与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创新教学思想的落实更加自然,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师要学会将心比心,每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就要先进行自我反思,看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自己达到这一目标付出了多少努力。教师要给学生合理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科学实验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正视自己的能力,建立科学实验学习的自信。
        (三)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教学。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利用实验揭示科学实验的规律和内涵,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但在传统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下,主要还是“老师在台上操作、学生在台下观察”的方式,仅凭科学课程教师的演示,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初中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把信息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实验教学课堂。利用言语解说、视频播放、图文展示等信息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激发初中学生参与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做课外科学实验的习惯
        目前有很多中学实验室紧张,管理人员紧缺,实验教师也配备不足,导致很多实验不能正常开设。这势必影响到中学的实验教学,挫伤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导致科学教学效果下降。因此,可通过学生做课外科学实验的方法来弥补其不足。但学生做课外实验的习惯并不是天生固有的,需要培养、逐渐养成。要培养学生这种习惯,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取决于指导老师的方法,具体是:对学生要做好动员工作,与学生家长也要沟通到位,还要取得社会的信任,而最重要的是提供的实验素材一定要科学合理,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一旦学生养成了做课外实验的兴趣,就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同时学习方法也会得到改进。这对培养学生今后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科学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做课外科学实验的习惯等,引导学生对科学实验形成直观而深刻体验,抓住科学实验的规律,探索科学实验的原理。
参考文献:
[1]杜红雷.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科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28.
[2]骆峰云.初中科学“同课异构”的实践思考[J].才智,2020(14):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