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叶志远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叶志远
[导读]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终身体育的意识。

叶志远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325000
【摘要】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以生为本;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89-01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推动体育课堂的改革,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做好课堂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性。
        一、以生为本教育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应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策略,强调尊重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都是有着差异性的。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情况,教师应重视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教学,认识到学生之间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在利用以生为本的的教育策略时,教师应从学生的体育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体育目标,推动体育这门学科的改革工作。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本人的体力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下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充分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明确体育运动的乐趣,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划分相应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锻炼。以小组为形式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养成一定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利用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具有合理性,避免在教学中出现危险事故。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1、明确课堂教学观念,营造一个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组织和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理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摆脱传统模式下教师主导的局限性,让学生在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时,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融合到一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为学生单独讲解知识,更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提问的形式,增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建设一个趣味性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将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化和生动化。


比如在进行篮球的运动教学时,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然后在课堂上,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关于篮球教学中投篮和运球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利用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每一项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教学规则。比如在进行长跑运动时,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关于长跑的起源和历史演变故事,教师还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有关长跑的体育明星事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进行长跑时,教师可以设立竞赛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解在比赛中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进行锻炼。比如在进行篮球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一些篮球比赛,结合篮球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篮球知识的要点,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教师还应注意设置一个特定化的锻炼场地,比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长跑训练,让学生一步一步突破自己的极限,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学生的体育表现,让学生树立一定的学习信心。在进行训练时,教师应重视为学生进行体育精神解读,为学生讲解有关的运动员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利于当前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教学时,既然确定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就应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在课堂教学中,僵化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应保证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更具有灵活性。
        例如在学习体育知识时,教师可以加入微课技术的辅助,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认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要点,为学生建设一个生动化的体育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加入游戏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引导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创新,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更具有效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明.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02):163.
[2]曾建新.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10):143-144.
[3]潘秋月.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