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重庆市城口县坪坝镇中心小学 4059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发展,“学本式”教学法受到教育各界的重视,现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学科之中,受到师生的好评和欢迎。 该教学模式的理念在于以生本为先,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核心的主导思想,构建了“学本”生态体系。本次论文结合长久以来的教学经验,聚焦学本式教学,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希冀在该领域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对其他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本式;积极性
学本式教学要充分发挥“生本”的教学特色,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及学科教学要求,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真正地将学习自主权交还学生,同时,教师更需要采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发展。本文积极地对小学语文学本式教学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作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若干建议,仅供相关人员借鉴。
一、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
“学本式”教学法,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主要强调了学习主体地位的回归。因此在小学语文基础学习阶段,教师应摒弃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全新的自主学方式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以问导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可向学生抛出促学的问题,他们抛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课前围绕问题开展学习,通过独立分析,深入地思考来完成初步的预习任务。这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同时培养了他们主人翁意识。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大意及中心思想等,还可以抄录一些自己喜爱的句子,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来搜索和查找相关的素材,增进对课文的理解。这不但促进学生独立的意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以“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为例,笔者开展了生生间的互问互答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将问题进行收集和归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探讨。最后,要求学生针对所有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比较及概括。这样,在和谐“学本式”阅读教学中,开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给他们去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问答形式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阅读内容,完全打破了以往根据教学任务无条件服从和完成的模式。学生在自我规划过程中,自由的表达,从而充分体现了他们自身的主体意识。
二、运用“顺学而导”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传统教育观下的应试教育机制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线,教育者意识到在教学“变则通,不变则壅”的道理,开始从各个方面寻求突破的策略与方法。为此,学本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可通过“导学”教学来发挥学生们在课堂当中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高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有助于他们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接受学习、乐于学习,从而主动探寻学习机会。
例如:以“落花生”一课为例,首先,在教学中应明确文章的难重点,要求教学将父对花生优势的理解,通过父亲的一言一行,将花生所内涵的优良品格传递给学生。为此,笔者开展教学阶段,采用了“导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难重点内容。引导他们体会父亲的言语之间表达的情感和目的,明确父亲为什么以苹果、桃子与花生比较,进而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花生身上的品性是其他水果所没有的。然后,是让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引导,笔者发动学生思考:“什么样人的人才是用的人,又为什么说有的人对别人没有好处?”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点拨他们明确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为赞扬那些默默付出,不求虚名的人。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该过程中,学生为了寻求答案,往往会深度思考,使得学习更具针对性,也易产生深入探讨的兴趣,因此,教师选择合适的问题,采用“导学案”来帮助学生对课文生出疑问,使他们更有效率地学习,同时“导学案”也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组合作式不单单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缩影,学生通常会以不同社会角色开展学习,在该过程中,习得知识、积累经验及增长才干,其主体地位获得高度的确立。显而易见,该教学模式更具有先进性。它有利于改变传统学习模式的循规蹈矩,主张在生生竞争中合作学习。此外,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教学所出现的指导不利及缺乏足够的辅导等不足,同时明确了学本教育思想,强调学生是最大教育资源的新观念,构建了“点对点”的“精准帮扶”学习管理机制,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固化模式。
例如:以“夹竹桃”一课为例,首先,笔者改变传统讲授方式,引导学生自主体悟以下“描物状景”的精典语句。如“红色的花朵令我想到火,而白色的花朵令我想到雪;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针对“夹竹桃”这篇短文,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共同探讨写物的手法与技巧。如开始让学生体会的第一个语句中“红色和白色花朵是以对比和比喻的句式来突出物的形象的,而第二个句子通过影子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让人读起来更加生机形象。另外,笔者还引导学生从整体视角来理解课文,以通过与其他花的对比,来体现夹竹桃的韧性的品性气质。该课以开放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互动交流,他们在不少知识点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互动学习中,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共享的功能,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弥补知识的漏洞,而且充分体现了学本式教学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总而言之,学本式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宗旨,紧密围绕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提倡将学习的自由权归还学生,以自学、导学、互学、展学为主要模式,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深探教材,准确地掌握教学“导学”契合点,合理改良教学方法,有效推动学生的自学、导学、互学,并鼓励在该过程中乐于“展示交流”,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建构高效的语文学本式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利民. 浅谈“学本式成长”理念对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11)
[2]吴安喜. 五年级语文学本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J]. 小学时代, 20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