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谭丽
[导读] 音乐课程游戏化活动是让幼儿成为音乐游戏活动的主人
        谭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八一幼儿教育中心  546102
        摘要:音乐课程游戏化活动是让幼儿成为音乐游戏活动的主人,使音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发展幼儿的无穷想象创造力。在乐教、乐学的境界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和参与兴趣,融创造力的培养于音乐游戏活动之中,在情感、心灵的相互交融下体验真实感受,发展幼儿本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思考
        引言:幼儿从生下来,就对音乐表现的极为热衷,而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让幼儿在游戏的愉悦中成长,是多少家长和幼儿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幼儿的音乐培养中,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德国的奥尔夫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他提出,以游戏提升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更能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需求。近些年,国内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发现借用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一、正确引导幼儿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开展音乐活动的过程当中,有些幼儿不能够很好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导致其不能够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不符合教师参与游戏的相关要求,这样情况下的活动效果并不高。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加强对幼儿心理方面的辅导,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给予幼儿相应的鼓励和支持,进而能够促进幼儿认真投入到游戏活动当中,渐渐的跳出自我框架,适应自己在角色方面的转变。另外,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还应为幼儿的思考和想象提供较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进而能够促使幼儿在较为自由的空间当中学习和思考,提升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小兔子乖乖”的音乐活动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艺术能力,正确的引导幼儿能够转变自己的角色,开展相关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更好的提升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在开展音乐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先将相关的头饰发给学生,分别让幼儿去扮演歌曲中的角色,紧紧围绕其中的场景开展游戏活动。一些幼儿可能会对扮演大灰狼产生一种抗拒和恐惧,不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幼儿在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并且能够去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扮演大灰狼只是为了活动需要,体现大灰狼本身的特点,而并不是在扮演之后就变成了大灰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接纳大灰狼的角色,更好投入到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之中,在适当的想象当中加深幼儿对于不同形象以及角色等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声乐教学,创建模仿游戏
        音乐除了器乐还包括声乐部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幼儿多加引导,给幼儿播放各种各样的声乐视频,从不同生物发出的声音,到个人在声线上的转变,都可以拿来做教学的素材。而教师还可以专门开展模仿游戏,让幼儿去模仿动物进行发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在一片“咯咯咯”“吱吱吱”“嘎嘎嘎”的声音中,幼儿很快就能掌握某种动物的发声特点,对其产生鲜明的印象。并且,在自然化的“语言”的学习中,幼儿更能体验到艺术的美,在学习中理解自然的韵律,加深对自然的亲近感。
        如,教师可以开办“动物合唱比赛”,让不同的幼儿分别饰演不同的动物角色,从牛的“哞哞哞”到老鼠的“吱吱吱”,从公鸡的“果果哒”到小猪的“哼哼唧”,从大象的悠然长啸到老虎的咆哮怒吼,幼儿在模仿发声的途中能够尝试在合唱中进行组合,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比较合适的声音组合,使不同的动物声音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搭配。而这也为幼儿的音乐韵律感受培养打好了基础。最终,整体的动物合唱能够比较和谐,形成了健康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幼儿能够在比赛中找到认同感,对自己好的表现能够产生巨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音乐游戏教学的基础。
        另外,通过模仿游戏的不断开展,也为后续的话剧表演等活动打好了基础,更多的幼儿愿意去尝试新的教学活动,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了出来。
三、设计趣味的教学环节
        开展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要充分利用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在游戏中增加趣味性的环节,并与音乐教学情境相融合,从而使幼儿获得充分的游戏体验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无穷乐趣。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选择故事中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并共同合作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每一个幼儿都要有对应的歌词。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很快记住歌词,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及情绪的变化。
        例如,在教学《小狗抬轿》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将歌曲与游戏相融合,选择幼儿比较喜欢的部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唱快板、讲故事引导幼儿将歌词朗诵出来,并理解歌词大意,同时指导幼儿跟着歌曲伴奏进行说唱;最后将《小狗抬轿》中小狗与老虎的故事情节进行游戏,如小狗追赶老虎等,让幼儿边玩边学习。
结束语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时,为很好地发挥出音乐教育课程的作用,幼儿教师可针对音乐教学内容,设计音乐游戏化教学计划,围绕着幼儿思维认知能力,构建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幼儿音乐学习积极性,提高幼儿音乐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晓华,孙利利.课程游戏化导向下学前幼儿音乐教学实践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3):128-130.
[2]姜雪晶.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9):61.
[3]李丽珍.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有益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8(0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