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花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教育路信丰县幼儿园 3416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更是能够促进幼儿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和思维理念,从而在此基础上发挥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确实引入了一些游戏活动形式,但是在某些游戏教学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须解决。基于此,本文章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涵建设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策略
引言:“寻找适合3-6岁儿童的学习方式,让学习回归本真”一直是我园多年来实践研究的方向,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涵建设推进中,我们以生活化区域活动为起点,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增长经验;以生本化主动学习理念为支点,让幼儿在多元环境浸润下愉悦成长;以生动化项目课程为圆点,让师生在个性化学习与活动中灵性成长。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情况
现有的课程设计没有完全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让幼儿在与周围同学、教师、家长、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交流的快乐。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而教师也没有设计充分的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幼儿虽然能够准确地掌握知识,却不能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幼儿在学习时,多数幼儿过于依赖教师,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有限,就无法顺利参与游戏活动。同时,部分幼儿表达能力弱,在表达自己的问题时不能够准确发音,导致学习心情不愉快,对游戏没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感。如果教师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幼儿的学习热情就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主题活动、游戏,以提高幼儿对交流知识、情感的认识。同时,现有的幼儿园课程游戏难度偏大,没有设置梯度,导致部分幼儿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教师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并在游戏中有所收获。游戏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从儿童的生活环境出发,让幼儿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二、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策略
(一)培养合理兴趣,构建游戏区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的参与显然更能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孩子们的兴趣在一开始没有成形时或许是天高海阔的,这时候如果老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游戏形式来激发起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这是最好的打开方式。
但是,现在的父母由于想让自己的孩子们早点成才,总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想着“孩子们的投资要从小抓起”,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行为模式,更是加重了幼儿的心理负担,先不论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有效,但确实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本来更多地就应该是释放天性,成为自我。
(二)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
幼儿的游戏,幼儿应是游戏的真正主人。我们常说培养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在幼儿做自己游戏的主人过程中,幼儿对待游戏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心,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喜悦,成了自己游戏的主人。同时这也让幼儿对游戏产生了责任感与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们会继续对游戏进行不断地创造与改变,从而不断萌生新的想法,完善自我的游戏,积极与同伴交流,积累经验、共同进步。另外,在游戏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给幼儿准备好道具或材料,虽然这能够保证活动顺利推进,但是却不利于幼儿对道具和材料的理解,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直接组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游戏道具,在强化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其理解道具的用处。
(三)丰富游戏类型,构建不同游戏化教学方式
幼儿教学活动一般以幼儿园提供的活动材料为主,很少进行活动材料的创新。首先,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特征,提供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游戏玩具。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幼儿主动利用自然资源动手制作玩具,利用多样的室内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出符合幼儿兴趣的活动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季节优势,冬季可以让幼儿戴上手套堆雪人,春季带着幼儿踏春、踩青,认识各类花草树木。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水、沙、石等材料进行活动材料创作。
(四)把控游戏的进展节奏,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实现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受到突发因素的制约导致游戏化教学根本无法开展,所以在此现状下,幼儿教师就要把控好游戏形式和频率。一方面,在确定游戏化方式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可控因素,例如,天气,进而做好游戏形式的备选工作。例如,原定开展课外游戏活动,却因为天气问题无法实施,教师就要及时转变视角,将其及时调整为室内如表演才艺的游戏活动等。另一方面,在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施中要控制好比例,例如,游戏化的部分占比四分之三,幼儿实践的比例占四分之一,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方式有条有理地展开教学工作。
结束语
我们顺应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尊重幼儿想法与意愿需求,以游戏为切入口,依托区域活动、游戏环境、项目课程,实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生活化、生本化、生动化,凸显“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让师幼在个性化、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经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陆云凤.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引导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38.
[2]俞彩飞.浅析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引导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33.
[3]廖贞贞.浅议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策略[J].读写算,2018(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