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崔艳 崔萍
[导读] 户外游戏符合幼儿天性,将其落实到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崔艳 崔萍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幼儿园  
        摘要:户外游戏符合幼儿天性,将其落实到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与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为了有效发挥户外游戏的作用,幼儿园要为游戏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教师应基于幼儿差异确定游戏的目标,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技术设备创新游戏活动组织形式、内容,同时将情感教育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落实国内外幼儿教育家的正确思想理念,以此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游戏;重要性;应用分析
        引言
        户外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生动性,相较于室内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并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若想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必须为游戏活动提供优质户外环境,幼儿教师也应努力革新组织形式与内容,如此才能确保幼儿体能得到锻炼、认知范围得到拓展。
        一、幼儿教育中户外游戏的重要性
(一)培养幼儿想象能力
        户外游戏强调寓教于乐,相较于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自由且开放,幼儿在参与活动时不会感受到来自家长或教师督促学习的压力,可在很大程度上释放模仿天性,培养与提高想象能力。户外游戏氛围轻松且愉悦,在户外游戏中幼儿拥有高度自主权,可以随意模仿平时大脑中想象的人或物,在模仿过程中还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如幼儿最喜欢的“过家家”便是模仿成年人生活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其积累生活经验。
(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幼儿在参与户外游戏时,身体得到极大舒展,肌肉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如秋千可锻炼幼儿的核心力,平衡木可强化幼儿的平衡力,弹簧床能增强幼儿腿部肌肉力量等。
        2户外游戏增加了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阳光可以降低幼儿出现皮肤病的概率,新鲜空气能够强化幼儿的呼吸系统,宽阔的户外环境可以开阔幼儿的心胸,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3帮助幼儿健全人格
        有学者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基于与生俱来的欲望与原始冲动而生存的,游戏是展现这些一直被压抑的欲望、冲动最好的方式。”在幼儿户外游戏中,教师一般会营造虚拟的场景。在游戏情境中没有过多的外界人为干预,幼儿能够在虚拟场景中激发自己的欲望与冲动,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使自己的状态得到放松,充分发挥自身天性,忘掉生活中不愉快的记忆,享受毫无压力的游戏氛围,从而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二、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幼儿为主体确定游戏目标
        幼儿教师在开展户外游戏时,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这是保证寓教于乐理念落实的基础,也是保证活动有序性和价值的关键。幼儿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及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确定游戏目标时应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1幼儿教师在确定户外游戏目标时,还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安全性强与吸引力较高的户外游戏,同时保证游戏难度符合幼儿的行动能力,以此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作用。
        2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儿的“三观”正处于萌芽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三观”对其日后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故而在规划户外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幼儿通过游戏能够学到什么”“该游戏可以提高幼儿什么能力”等。


        例如,某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良好品质,借助植树节组织了一次“植树栽花,装点自然”的户外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幼儿以大班生为主,根本原因是该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具备基本劳动能力与理解能力,而这一活动既不会对其身体造成损伤,又能使其理解保护环境的活动主旨。活动中每四名幼儿组成一个劳动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名幼儿教师保护其安全与指点种植技巧,栽种的树苗与花苗体形相对较小,采用的铁锹也是适合幼儿使用的添加了防护措施的儿童版,极大限度地保证了此次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活动结束后,为了给予幼儿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幼儿教师还陪同幼儿制作了“名牌”,将其竖立在自己栽种的小树旁边。
(二)创新游戏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个体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我国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是行为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主张“生活就是教育”;著名教育学者陈鹤琴强调“活教育”,提倡采用“整个教学”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户外游戏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幼儿园要综合分析国内外优秀教育理念,结合自有资源配置情况,创新户外游戏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同时对环境和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户外游戏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严格制订户外游戏规则
        教师最头疼的莫过于在开展户外游戏时,幼儿乱作一团的情况,这对幼儿的管理带来极大挑战,而且这样的户外游戏活动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严格制订户外游戏规则,有序开展游戏,让幼儿都能够遵守规则,养成遵守秩序的意识。例如,在“丢手绢”的游戏中,追不上丢给他手绢的幼儿需要表演才艺,但在具体实施时,幼儿在听到教师说停后仍然继续追,无视游戏规则。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要求幼儿之间相互监督,发现教师说停后还仍然追的幼儿要接受惩罚;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会在才艺展示后得到教师的一份小奖励。因为每次奖励的物品各不相同,所以能够对幼儿起到吸引作用,慢慢地,幼儿会遵守游戏规则,期望得到教师的奖励。因此,教师让幼儿从真实的游戏中体会到制度的重要性,就可以避免他们以后再出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现象。
(四)将情感教育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幼儿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时,应注重将其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以客观、和蔼、温柔的态度对待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幼儿加强交流沟通,给予其关心与帮助,以此取得幼儿的信任,进而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基于此,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水平,明确不同幼儿在身体与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幼儿身体健康水平与心理变化方向组织户外游戏,确保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幼儿教师要明晰自己不仅是游戏活动的引导者,还是户外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开展有效互动,如此方能发现游戏存在的不足,以及深入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提高下次户外游戏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幼儿教师在参与户外游戏时,应对幼儿表现加大观察力度,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给予性格胆小且害羞的幼儿充足的鼓励,带领其参与到游戏过程中,为确保其能交到好朋友、开阔心胸提供支持。
        3出于提高户外游戏质量的目的,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游戏技能水平,耐心倾听幼儿针对游戏活动提出的想法、建议与感受,对户外游戏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做好游戏时间安排工作,尽量将集体性游戏安排在最前面。这一方面有利于营造活跃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对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述,好动性强与好奇心旺盛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户外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不仅可以避免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增强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推动其智力、体力、心理等全面健康发展,故而幼儿教师要对户外游戏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分析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J].黎丹妮.??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1)
[2]关于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创新分析[J].冯雪.??科技资讯.?202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