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
湖南省衡阳县集兵镇白果小学 湖南 衡阳 421211
摘要:乡村小学由于老师缺少,老师可能不能完全关注到每个学生。再加上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也会不同,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反应能力也都会有差别。因而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抓住学身高的不同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以下我会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学生;课堂;分层教学
前言:由于乡村小学的教学资源缺乏,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则更应该利用一切新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分层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作为数学老师,我也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对学生的观察继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非常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由于乡村数学老师也相对较少,而我们就更应该注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数学参与感。首先,我们则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就是每节课需要掌握什么,并且有一个先后顺序。比如:对于分数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数的运用,能够随时通过例子算出它的得数。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相对较难的有关于分数的题型来供学生选择。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同学能够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二、对教学内容分层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是乡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第二个分层方法。我们可以知道数学这门课程,是一个反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非常有必要,要把解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得每个学生的数学得到较好发展。一方面,我们在学习一节课时时,要设置相对应的问题,并且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一步步结合更多的知识点进行解题。另一方面则是要设计符合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的题目,题型有适合差生做的题,适合中等生做的题,适合优等生做的题,能够让我明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能力,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比如,对于数学学习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就完成比较简单的题型,可以试着做中等的题型;对于比较稳定的学生,可以在完成简单、中等题型之后,试着解答难的题目、对于逻辑思维比较清晰的学生可以解最困难的题目,这样能够更加明确学生的需求。此外,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三、指导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集思维、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倘若学生只是听,不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需要结合解题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进行解题,另一方面可以在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上再进行加强练习,从而反复的掌握旧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因而作为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来进行指导学习。而对于乡村数学分层教学来说,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现代教学的要求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忽视每一个学生。对于乡村小学而言,由于教师的缺乏,可能就会导致有些学生没有被关注到,因而这种分层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学生。班级分层的模式,也解决了“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这种模式能够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好,也能够让“差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能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追赶上来。此外,进行分层教学,还能够培养优等生。
第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现代教育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课堂,也只有这种模式下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争做课堂的主人,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老师做好教学工作。通过学生的解题,不懂就问的模式,也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得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于数学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
第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学科。进行分层教学能够很好的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作为数学老师,我会严格把控好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他们所能接受的程度让他们进行数学解题,并且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我在班级可以进行小组分层,把同学设置成几个小组,然后给出题目。一般来说,在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我让A组同学先进行回答,在A组同学回答的同时,BC组的同学也可以灵活应变,也能够非常快的做出判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由于A组是最先回答的,他们会感觉非常有自信,并且觉得自己非常棒的特点。而BC组也能够解出更难的题目,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总结: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在乡村数学课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且重大的作用,它所能带来的好处非常之多。以上我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来进行论述,并且还谈到了分层教学所带来的优越性。分层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并且在教师资源可能比较缺乏的农村来说更加能够注重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好生能够更好,中等生能迈向好生,差生也能够通过我和学生之间共同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桂春.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小教学研究,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