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冯灿
[导读] 由于数学自身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以及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年龄发展的限制性
        冯灿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庄庙完全小学  441516
        摘要:由于数学自身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以及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年龄发展的限制性,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且乏味的,在课堂上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积极和热情。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好感,就必须为其打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探究意识。而游戏作为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接受范围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打造趣味性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其节奏。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趣味化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小学教学的首选,它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发挥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在
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趣味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从而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以及实践性,提升教学工作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意义
        (一)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过去,小学数学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小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很多数学知识在学完后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了。当引入趣味性数学教学后,数学课堂有了新的转变,小学生和教师在一起学习、游戏、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小学生愿意向数学教师敞开心扉,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助于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开发和培养
        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对任何新鲜又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小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最佳阶段,富有兴趣地学好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其未来各门学科的学习奠定和夯实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适度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导其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令其求知欲和探索欲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在日后学习数学知识时也能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来有效实施趣味性教学方法。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来提升和掌握的,小学生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应多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利用其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逐步提升,进而提高数学成绩,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生活与数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趣味性教学离不开生活的有效参与,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而且有助于检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坚持知识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教学原则,以生活案例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布置生活化作业,以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你们一天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呢?让学生思考什么方法能够一目了然的表达自己一天的活动,以此来引出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之后,我为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教材内容总结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特征,相继对比条形统计图,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而,让学生从生活入手,精选生活案例,在课堂上积极交流、讨论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我会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以调查员的身份,在课下调查班内学生体育运动的喜好,并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形式。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也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善于思考等良好的数学习惯。
        (二)幽默表达,增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教师不仅要掌握规范化和严密性的语言,还要具备趣味性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去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效。趣味性的语言让小学生放松心情,活跃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快乐的氛围中增长才干。数学教师要潜心钻研,选择幽默有趣、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化解学生学习的尴尬,避免小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数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口头语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批评幽默化,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当小学生不注意听讲,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时候,数学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将批评的话语融入幽默当中,说:你是在做梦吃饺子吗?味道怎么样?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样的语言不会伤害学生,反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不注意听讲的学生也能够配合教师,认真听课。体态语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既要站定三尺讲台,又要经常到学生之间巡查和指导,当小学生解题时想到了两种方法,教师走到学生面前,微笑着给学生竖起大拇指,向学生点赞,让小学生把上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
        (三)遵循学生特点,增强评价机制
        一直以来, 有效的教学评价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趣味以及合理的评价都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 并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特点并合理地运用评价机制,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比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特别的棒等等这样评价的字眼来鼓励学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也不要急于批评,要弄清楚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再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改正错误。通过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增强评价机制来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向所有的学生,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班级中的一些后进生来说,要更加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多采用表扬与激励的语言,帮助他们重拾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消除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并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性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引用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数学课堂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具体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趣味性游戏运用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教师也要重视对自身阶段性教学的反思与总结,要吸取经验教训。总之,趣味性游戏的有效性发挥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坚持循序渐进,审时度势。
参考文献
[1]李立平.创建高效课堂,增强小学数学趣味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吴保根.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2-163.
[3]付朝明.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30):126.
[4]段文杰.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54.
[5]王梅燕.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8(09):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