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平
重庆市綦江区陵园小学 重庆 綦江 401420
摘要:深入反思当下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重教授、重练习、轻过程、轻方法等现象比较严重,虽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在指引学生深度思考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地改善教学策略。指导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更要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结论形成的过程当中去,透过他们的亲身实践去真正地抓住本质,而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滴就是要做到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条理、有依据、有逻辑地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处在活跃的状态,提升他们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在思考中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深度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提升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也需要在这个阶段进行,让他们养成善于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数学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科目,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规律。身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采取恰当的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地投身于探索中,让他们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探究情境诱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幻想的年纪,总想要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内心有着十万个为什么,并且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对待任何有疑问的事物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小学生这种爱想象、好奇心重的特点,创设出有趣的探究情境,让他们在思考中打开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之门,使他们在思考中快速地理解与掌握知识。例如在指导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规则时,从生活中选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当购买的物品种类比较多且每种的数量不一样时,应该要怎么结算总价格?他们能快速地说出先算出一类物品的价格是多少,再将每种物品的总价格进行相加,就能知道最后要付多少钱?接着提示学生思考:这其中用到了哪些计算符号?提醒他们将计算过程写下来并举手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又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让学生看到了学习数学的好处,帮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走出来,进入到了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中,开拓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优化引导方式指导学生深入思考
一般情况下,诱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方式是用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这样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排斥提问,不愿意思考和回答。那么除了这种方式之外,其实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运用多变的引导策略,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环境里积极深入地思考。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导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恰当的时机、抓住绝佳的机会去引导学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
在指导学生完成地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活动之后,如果只是询问学生“记住了吗?”“明白了吗?”“知道怎么用了吗?”这些简单的问题,容易让学生厌烦,也会忽略掉部分仍然对此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的学生,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最终不得不重复地讲解,而换种询问方式之后:“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何不同之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入到对比分析状态中,促使他们深入地探索,指导他们把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记忆,可以有效避免实践中出现公式混淆或者变形错误的现象。有助于学生抓住知识本质,提高他们的深度理解能力。
三、预留分析时间鼓励学生细致思考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必须要优化教学结构,做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预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在思考中掌握知识。故而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思考和发表个人意见的空间,肯定他们能主动提出问题的行为,增强他们积极搜寻问题的信心,最终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譬如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中,先提供给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和分析的空间,让学生投入到亲身实践中,提醒他们将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想到的解决方法记录下来,给予学生展示结果的机会,全体师生共同分析每一种计算方式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转化的依据是什么?利用了哪些理论知识?”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性质特征这两大知识点,有效地渗透转化思想。在这样积极思辨的氛围中,学生快速地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转化思想的正确使用方式。
四、借助合作讨论引动学生全面思考
教学实际上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如果只有老师讲没有学生意识上的参与,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如果学生能主动地配合教师,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多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地表达看法,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反思自身思考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进行全面地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不断地释放出他们潜在的能力,提升他们思考的全面性。例如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询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考察他们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能力,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可否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组织学生与同伴交流,说出正确的变形方式,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内容及争论的点,讨论结束时从学生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解析。这样做可以及时地消除学生的认知误区,促使他们更加全面地思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逐层地深度思考,设计的活动要能足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的方式贴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点评的内容具有启发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要让学生抱着一颗好奇之心去探索,及时地消除他们的理解误区,使得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高效率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小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数学领域中的各种奥秘。
参考文献:
[1]郑怡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J].考试周刊,2020(97).
[2]童冬兰.小学生数学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
[3]王开明.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J].天津教育,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