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让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陈永能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陈永能
        贵州省独山县实验小学558200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动手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他们通过操作实践获取知识,并且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基于此,本文章对动手操作,让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动手操作;让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他们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事物具有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动手操作活动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与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现阶段小学教学已经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理念仍旧在影响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加深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在现阶段融入动手操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散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动手操作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建议
        (一)开展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在课前准备好圆柱体等学具。课堂上通过开展小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圆柱体学具分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拆解,认真观察圆柱体学具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着推导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还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这样可以加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认识克与千克”时,就把天平带到课堂上,分别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称一下自己的文具盒、橡皮、书包、课本等物体的重量,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克、千克的概念。


        (二)加强操作,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而且自身的知识储备还不完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安排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开展动手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在教学这一内容前就为学生准备很多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数学模型教具。接着,在课堂进行教具展示。让学生们通过亲眼看、动手摸、比一比等活动,从而初步建立对长方体与正方体形状的认识。最后,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就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捏橡皮泥,看看谁捏的最接近长方体或正方体。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之间比一比谁捏的最接近长方体或正方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形状的不同。实践证明,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三)拓展知识,学生独立设计并操作
        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倘若脱离了生活,那么数学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们在熟练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总结,提高,把自己所练就的动手操作能力变成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一把力气,针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就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们独自设计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习惯,可以使得学生们提升创意,从简单到复杂。当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们一定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多的学生都会认为数学比较简单,但是当自己通过动手来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数学的乐趣之在,很多学生们通过动作设计来进行实践的时候,得出了正确答案的时然大悟,回味无穷。例如,在学习角的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请问还剩几个角,这时学生可能会不由自主的就会回答三个,其实当学生们在动手之后,发现长方形剪去一个角之后还剩五个,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认为很简单,就会认为不用进行动手操作,其实结果都是错的,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体验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将实践操作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结合,是素质教育与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部门提倡的教学方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操作的教学价值,加强自身对素质教育的学习,为学生构建更科学、合理、积极良好的数学课堂,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庆岭.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价值探析[J].科普童话,2019(45):8.
[2]张玲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J].小学生(下旬刊),2019(12):66.
[3]李贤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