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教学模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补晓顺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补晓顺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七小学563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数学的知识起源于生活,终将回归于生活,教师如何才能让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加强课堂的实际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利用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建立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因为生活是数学形成的根本来源,也是数学知识得以施展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当前社会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
一、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激情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教师应着力为学生构建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是构建一种真实的有探究价值的实际生活情境,这样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去解决日常的生活问题,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把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数学教学的“切入点”,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验、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之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更认真地学习数学与研究数学。比如,教学“利息”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银行参加储蓄或取款。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有效地理解、感知、体验了相关的利息、利率、本金等概念及其相关联的计算。学生有了这样的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体验活动,有关利率的知识会深深地在头脑中留下烙印,课堂上再学习利率的问题便成为了“有源之水”,学生的数学学习由枯燥变为生动,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之中。
二、将游戏带入教学中来
        当今社会,学生已经被手机游戏控制,如果教师不去对游戏进行分析,就会与当代学生产生代沟,这种代沟最可怕的就是,无法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好,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下降,不要说提升学习成绩,就是保证现有成绩都是一个问题。想要提升学生成绩,就要了解学生的爱好,以学生的爱好作为切入口,结合游戏教学。例如:“平移、旋转和对称”这章节内容时候,结合当下最火的游戏“王者荣耀”,就拿“亚瑟”这一个人物造型来说,他的对称轴在哪里。教师就此问题做出解答,“将‘亚瑟’这一人物进行对折,身体重合说明是对称物体,那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教师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他的平移和旋转就是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的,给学生一个启发,让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的未知世界。


三、善找生活化素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数学中也无处不有生活的影子。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在6-12岁之间,对抽象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却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各种生活元素,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与生活的融合,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完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地取材,动手量一量教室里的课桌、文具盒、书本等物件各个平面的周长。在讲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时,可以列举自行车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形象直观、易于接受地促进学生进行发散式和延伸式思考。这种融入生活情境的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
四、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大都来源于课本,但是对于小学数学的课文内容来说,其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只要集中精力学习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在此情形下,教师需要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与充实,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丰富课堂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有效教学。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场景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能打开学生学习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
五、创设合作活动,促使学生合作探究
        在新时期,不会合作的人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立足于此,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要求。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同时也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主要方式。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复杂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数学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而且,通过自主学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流于表层的。所以,在组织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要想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创设合作活动,促使学生合作探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在参与这节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割补法,割补法的掌握,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所以,在组织新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他们利用割补法对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剪切和拼接,将其转化为熟悉的其他图形,并发现二者关系,迁移知识,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笔者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合作制作相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发挥主观能动性,各自探寻出不同的剪切、拼接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在各自探究的过程中,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学生会发现不同的割补方法。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他们最后得到的都是一个长方形。而且这个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一样,长方形的长和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一样。立足此发现,学生自然而然地迁移学习经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对该方法的拓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为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248.
[2]周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236-237.
[3]余六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探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8):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