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引发中学化学教学改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安金娣
[导读] 气候变化引发化学教学的变革
        安金娣
        通渭县第三铺乡花兰寺学校,甘肃 通渭 743325
        
        摘要  气候变化引发化学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化学教学方式 积极性 绿色理念环保理念 教学效率 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气候变化极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目前来说意义重大。全世界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谋划人类未来的发展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为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方案。那么作为与气候变化直接有关的学科化学,中学化学该怎么从学科教学的途径上让学生对气候变化有一个直接的认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一些公民人能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气候变化对化学教学有着相互促进的地方,下面我就将从四个方面做一说明:
        一、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感提高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很多比如暴雨引发的洪水,大气污染,雾霾这些。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来具体了解这些。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不但让学生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也让学生对气候变化对人们带来的不好影响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感知觉上的变化,而是通过科学的数据对气候变化有了更多深层次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距离,更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对环保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
        气候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国家层面就会有相对应的政策和法规。这本就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对于普通的民众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对于化学中的绿色发展和低碳环保这些理念更加理解深刻了,渗透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意识之中。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学生的心中,就会付诸行动,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圆心,就会产生有辐射效应,带动自己周围的一圈的人进行环保行动,社会上每个人行动起来,那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更能是学生在未来对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全球气候改变增进了化学教学效率
        以前教授温室效应总感觉离我们很远,现在气候变化使我们能够真实感受到温室效应,因此教授起来更加容易了。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影响,就在我们的身边,直观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化石燃料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寻找新的清洁的能源,比如说风能,太阳能这些,对这些知识的接受与理解变得相对容易了一些;因为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能够见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改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使化学不再离我们遥远,而是与我们生活更加的密切相关,学生对化学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四、气候变化作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更加可以培养学生眼界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事情,学生不再是局限于自己所在的一方天地,而是有了更广阔的场地,眼界不仅只限于村,县,市,而是要放眼全世界,这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将是意义重大的。其次学生不只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社会人,社会人作为世界的一份子,地球上生活的人类,有责任以及义务来保护地球。地球是每一个人的家园,地球消失了,那我们每一个个体也将不复存在,这对中学生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影响了他们以后未来的发展方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不只只是对世界层面,国家层面来说,更是和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息息相关,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更要有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青年学生勇于承担责任,挑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接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造福人类,这就是很成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育。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平常人们有个误区认为不需要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但是新课改之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涉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因为教书育人是一件系统的事情,而不是相互独立,涉及到方方面面,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门学科就能做到的事情,也不是一门学科的任务,而是和每一门学科都直接相关。 21世纪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才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培养的。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当代年轻一代的身上,前人已经做了不小的贡献,中国实现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事业需要接续奋斗,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的青年奋斗不息,现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就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气候变化引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中国未来意义重大。
        气候变化无疑是不好的事情,但可以利用这些作为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反过来应对气候变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