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约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孟凡雪
[导读] 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也有三年时间了,总感觉自己的数学课遇到了瓶颈
        孟凡雪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650500
        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也有三年时间了,总感觉自己的数学课遇到了瓶颈,一直都在思考为何教学理念会空洞?为何教学行为无法改变?有效教学之路在何方?
        有幸现场聆听了大师徐长青的课堂,“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心中的困惑与迷茫。课堂教学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简约求实的境界,才会彻底解放学生,学生才能真正进行深度学习,教师也能充分展示个性!
        深度教学有两大内涵,深度研读教材,深度研读教学,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教学呢?
        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教学做了很好的诠释。“重于约,而形于简;始于约,而成于简。”我想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就是需要教师经过复杂性思考后,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简单呈现。
        教师如何进行复杂性思考呢?
        “道不可空论,知不能空谈”这需要回到深度研读教材,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复杂性思考就体现在教师备课时要厚,思考要多一些,我认为思考应从以下三个维度,一是编者,二是学生,三是教师,这样全方位的思考。教师需要深度思考教材编写者这样编写的意图是什么,弄清楚编写意图教学才不会走偏!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现有认知水平和潜在认知水平,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学生暂时不会的不教。教学起点应从最接近学生认知发展区开始,这样才会高效!教师层面需要思考采取什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呢?
        都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面对一些枯燥的公式和数字时,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掌握数学方法、探索数学精神、熟悉数学表达能力等,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在成长阶段,正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的讲解,解读数学发展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数学课堂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家们探索数学的精神,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在数学文化教学上,除了教师讲授,还应该增加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给同学讲述数学故事,分享数学有关的趣闻乐视,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其次教学素材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如何进行简单呈现呢?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课前做加法,课上做减法。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一些小插曲,这时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收手,适当做出一些调整,大方向不要出现偏差即可,目的性太强的引导会显得教师比较功利,会少了很多沿途的风景。复杂的是现象,简单的是规律,上课要薄,实践要少。数学课堂上比较复杂的思考和描述,需要教师设计为课堂上能直观展示,学生便于操作,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这就是简单呈现,这里推荐大家观看徐长青老师《烙饼问题》课堂实录上是如何直观演示烙饼过程的。课堂的简单呈现还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模型和认知过程的简单性和本质性,这是本真实效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最核心的体现。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基本模型、基本经验和认知的基本路径,是学生实现自我建构,深刻理解的重要基础。
        看优秀教师的课,就像读活的教育学,读活的教学法,记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我想教学也是如此,“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从模仿开始,然后进行超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小学数学深度学习,需要教师经过复杂性思考,课堂上进行简单呈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的发生,达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