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马宏科
[导读] 高中化学知识很多,且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马宏科
        渭南市三贤中学714000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很多,且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而思维导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联系以来,用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点间的联系,提升他们的化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就要注重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将其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知识的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导图;运用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化学有诸多优点,很多教师正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化学。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全员参与绘制思维导图,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大降低,提不起积极性,到最后很多思维导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运用思维导图的学生所剩无几。通过调查发现,有几个原因:(1)学生认为思维导图过于繁杂,眼花缭乱,难以灵活运用;(2)绘制思维导图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3)格式自始至终都一成不变,枯燥无味。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情况,笔者经过实践探索,总结了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问题的解决
        (1)增加思维导图的色彩度,降低学生学习的枯燥性
        基于学习习惯,学生都是手绘思维导图的,而且基本上都是白纸黑字黑线条。虽然这样的思维导图能做到布局工整、内容充实,符合学习需求,但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很单调和枯燥,在美观上所有欠缺,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对思维导图的学习热情自然会有所降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布局上增添一些不同颜色的色彩,因为多维色彩比黑白两色更能使人的视觉神经兴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一级中心主题的方框用有色彩、活泼、温馨的小图标、符号、表情图等图案替代传统的黑色长方形、圆圈。二是二级中心主题以及后面级别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遇到重难点知识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用水彩类的笔填涂颜色,突出知识点的重要性。当然,也要注意颜色不要太艳,选择的颜色种类不宜太多,以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无法突出思维导图是用来学习化学这一主要功能。三是用于各级主题连串的线条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作画,增强脉络线条的活泼性,同一部分知识的脉络线条最好用一种颜色,更好体现思维导图的结构性。思维导图适当增加色彩,有利于增强美观性,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保持学生学习的热度,同时也减弱了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枯燥性。
        (2)改变思维导图结构的单一性,鼓励学生多元化学习
        从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看,大部分学生呈现的是树状图,形式很单一。思维导图虽然也叫作脑图、树状图、树枝图,但是它有很多的类型,如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括号图、扇形放射图、鱼骨图等。高中化学知识有很多种分类,比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盐类水解、有机化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知识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多元化学习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不同的化学知识找到合适的思维导图,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导图融入学生的智慧时,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3)精简思维导图的内容,引导学生聚焦知识的重难点
        学生之所以认为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化学会花费很多时间,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覆盖性,把所有相关内容都塞在思维导图里面,面面俱到。这样容易造成知识拥挤,形成“堰塞湖”,学生难以消化所有知识,而且也难以突出重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简思维导图,突出知识的主干和重要的分支知识,不要过多地引入一些简单易懂或者常识性的内容,让思维导图的学习功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起到学习的作用,还能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开展思维导图评比,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于学生学习思维导图时间久了而产生的倦怠情绪,可以通过开展思维导图评比而让学生得到缓解或宣泄。评比活动分五个阶段,第一,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活动,调动班级学习氛围。第二,成立评比委员会,老师和民主推荐的部分优秀学生作为评委,体现重视程度和公平原则。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比方案,突出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和学习实际需求,需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可以从内容充实性、主次分明性、符合学习需求性、简洁性、体现学科特点、特色创新等方面采取量化评分标准。第四,评比学生的学习成果,按科学的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设置奖状、荣誉证书等奖品。第五,进行颁奖,利用班会课或者化学课的小部分时间给获奖的学生颁奖,并让部分获奖的学生发表简短的获奖感言,增强仪式感。通过开展学生思维导图评比活动,检验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熟练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分享好的做法,同时对思维导图做得好的学生进行激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得一般的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缩短差距,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5)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做课堂笔记,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一些简单的箭头连线、图形绘制出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制成关系图,配合简单的图形或是文字进行概括,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运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时,学生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梳理大小层次,在每层中都需要记下重要的内容和细节,为知识点的掌握提供便利;其次,对于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学生需要做出特殊的标记;第三,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应多总结、分析;最后,保证记录的内容简单易懂,教材中有的内容在做笔记时就可以简略。例如,在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方式绘制出“电离平衡”图,明确剖析相关的概念内涵以及外延,包括电解质强弱、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电离平衡状态和电离常数等。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可以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
        (6)引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回顾总结,提高复习效果
        高中化学知识很多,学生的有效复习可以提升他们的化学成绩,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有效的复习方法,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高中化学复习课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复习的内容学生大多已经学习过,缺乏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另外,概念知识很多,内容较为零散,学生的记忆难度较大,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就算是记住了概念,但是在运用上还是存在不足。为了提升复习课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比如,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因为考点很多、知识跨度大、内容繁琐,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导图,以“化学方程式”为核心,绘制出相关的主干,如,守恒定律、书写和意义、应用等,在这些主干的基础上,让学生具体划分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守恒定律主干下就可以划分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元素守恒等。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归纳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复习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在化学学习中引入思维导图,有效地发挥思维导图的学习功能,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非常有意义。教师应将思维导图了然于胸,优化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常态化地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何明华.??西部素质教育.?2020(04)
        [2]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赵小伟.??科技资讯.?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