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罗金辉
[导读] 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验教学在物理课程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罗金辉
        长沙市北雅中学
        摘要: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验教学在物理课程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笔者发现实验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们凭借其充沛的精力和躁动的心,来满足自身的一切求知欲。无论是课堂还是生活,他们对于身边的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好奇心以及强烈的幻想。所以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师来说,如何将学生的这股热情正确地引导到学习上,成了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整体上来说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从细节上来说,就需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师的自身情况:教学水平如何、引导能力如何以及对于教材的选择和整体理解等,这些因素将决定物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1实验教学法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实验教学法的主旨是利用物理实验来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补充和验证功能。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物理实验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设计物理实验、得出结论、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锻炼了学生的物理实践技能,更是对大脑思维的一种延伸,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其次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与互动性,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学生在不断的物理实验设计和模拟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个性认知。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动手操作形式化,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较为常见。部分教师和学生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缩减了物理实验的时间,其错误的认为理论知识的优先级高于实验。学生对于物理实验不感兴趣或者不重视物理实验还可以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当然,部分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受到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学校实验室规模较小,实验器具老化影响教师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师只能淡化物理实验的影响力。
        2.2实验教学认识不足
        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上。从初中学生的阶段特点来看,他们面对的是高中的升学压力,尤其初三学生,语文、数学等学科压力较大,而且物理实验本身与物理科目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这也导致很多物理教师将实验教学作为备考内容的讲解,单纯告知学生考试重点,久而久之也让学生形成了惯性思维,不重视物理实验的学习。另外,现阶段还有部分学校不够关注物理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实验课上依然应用老旧的仪器和设备,这样落后的教学资源只会让学生大致了解实验过程和最终结果,无法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2.3教师实验观念陈旧
        无论什么时代,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多物理教师受年龄或者时代的影响,他们的教育以传统模式为主,思想较现在来说较为落后,认为很多知识点不需要实验,上课讲解明白就完事了,其实不然。教师认识不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实验持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将书本上的知识掌握,通过很多实验习题来代替具体的探究实验,忽略了实际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这些在实验教学存中存在的误区,往往会打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过量的习题也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一时间,“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背实验不如考实验”成了很多教师以应试为目的常见手段。(2)很多实验从实验本身来说,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很多老师闻之色变的。

很多老师都是同时代至少两个班,需要老师自己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并需要教师必须亲去准备要做的实验,这样一来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备课或者研究教学,很多教师因此认为实验比较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再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考试又不会考你的实验过程,只要把步骤背下来考试照样没有问题,这些想法在很多的老师心中都日益生根。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
        3.1改善物理实验环境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
        尽管部分学校因为经费不够充裕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物理实验不能顺利开展,但是教师仍旧需要向学生强调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意义。教师可以将实验室中器具进行整理和维护,尽可能将那些能够使用的工具组装成实验器材。教师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按照组装成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属于自己的实验机会。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物理学科素养要有所差异,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以及相互帮助。初中物理阶段需要进行的实验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在部分实验过程中参与感比成就感更重要。
        3.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培养。为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适时地进行指导干预,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同时收获物理知识和学习能力。比如流体压强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结论,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活动可以借鉴教材中的形式,即引导学生向两张薄纸中间吹气,注意观察纸片的运动方向。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释火车到站时工作人员让站在黄线之外是什么原因,巩固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关于学生生活中看到却难以解释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提出来,其后借助相关仪器等开展实验。
        3.3教师转变教育思维和理念重视实验教学模式
        收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熏陶,教师已经习惯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对于实验教学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提起高度的重视。具体表现在:(1)备课阶段,教师要进行教案设计和实验步骤的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巧妙的融合,对于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2)上课阶段,教师要率先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实验教学的预演,在准备妥当之后,由教师确认实验主题,并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试验。(3)辅导阶段。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适当的提示学生,在试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出实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断的进行改进。
        结束语
        实验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开展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树立学生实事求,正确的价值观。相关结合生活实际的物理知识科普视频,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其轻松诙谐、通俗易懂的讲解获得了社会各界、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极大好评与追捧。基于此可以看出,物理是引人入胜的,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和生动有趣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本源的内在学习本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以实验课程为契机提升物理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探求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讲解,通过物理实验拉近师生关系,创造出亦师亦友的融洽课堂氛围,通过实验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迸发出发自内心的学习原动力,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创新开拓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为社会整体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青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9-40.
        [2]何临红.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32.
        [3]雷贤明.创新视角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