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四川省乐山市 犍为县南阳中心小学 61441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其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步伐,需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工作,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对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乡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农村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要想在每一节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巧妙、有趣的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放松身心,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顺利实现奠基。
一、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要求
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至关重要,但要想发挥其作用,需要教师根据乡村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特点,对其基本要求进行了解,下面是笔者对课堂导入要求的概括。
第一,新颖性。乡村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会主动参与到对其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明确学生此特点,所选择的导入方法,要体现出“新奇”的特点,这样才可以不断出奇制胜,将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第二,趣味性。乡村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够形成学习动力。因此,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导入内容,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三,针对性。新课改下,随着课堂导入环节越来越受重视,教师在设计数学导入方式时,要确保导入方法与实际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否则便会给人画蛇添足之感。第四,承前启后。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前后知识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教师在选择课堂导入方法时,要对前后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考虑,要将导入联系前后知识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法
1、利用问题导入法,引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学习,可以保障课堂导入的效果,并为学生有效的课堂学习铺垫。
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问题导入法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逐渐深入的趣味问题,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思维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比如在“圆柱的认识”内容时,根据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内容的经验,教师可以先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们分别说下他们都具有什么特征,之后再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圆柱形灯笼等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思考他们是否与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关系,还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形状特征相似的例子,具有哪里相似。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对圆柱进行初步认识,并能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好感,能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生活导入法,引入新知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只有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才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课堂导入方法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分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导入新课,让学生基于实际生活思考和猜测问题,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负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的视频,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便可以顺利的引出负数概念,快速导入新课。再如在教学“百分数”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超市打折的海报等图片,鼓励学生相互分享生活中与之类似的数字形式,顺利引出“百分数”内容的学习。
3、利用新媒体导入法,增强导入的吸引力
新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而且效果也越来越理想。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也要善于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将之导入教学的渲染作用发挥出来,增强导入的吸引力,为导入教学质量的提升铺垫。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对风车、雨刷器等图形旋转的视频进行播放,这样学生在观看中,便会主动对其共性特征进行探寻,既能够在导入中让学生对概念知识进行了解,又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能有效提升乡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对于教与学的影响重大。教师要对教学进行综合考虑,将多元化的导入方法引入教学中,并对其进行灵活的选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导入的效果,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春莉.成功导入 良好开端——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J].考试周刊. 2018(A2).
[2]张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三种模式[J].新课程(上).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