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州
山东省齐河县永锋实验学校
摘要: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数学作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也不例外。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通过场景搭建进行教学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教材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喜欢数学,钻研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导入,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学科,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中学生要成为新时代下的人材,必须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初中数学主要学习内容一是数与代数,二是图形与几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数学学习的难点在于严谨数学知识比较抽像,与其它学科相比略显枯燥,有些学生始终在数学学科外围打转转,常常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把这些抽像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场景化,让学生有个更明晰的认识呢?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我尝试寻找新教学方法实现新课的教学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如此思考,新课的教学导入环节就变得尤为重要,高效的教学导入能够让学生对于课堂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对教学导入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有关代数式学习中提出“借助现实情景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这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尝试从现实情景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一、课程导入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只有所学知识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很难让他们提起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利用丰富多变得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新课的导入,新课导入做的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大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自身为主体,忽视了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体,教师授课时只是一味的讲授和奋笔疾书,学生努力追随教师的速度,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对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而采用新课导入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关注自己不懂的内容,有重点的学习,而且课程导入能够让学生产生参与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二、新课导入中遇到的难题
(一)教师忽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新课导入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重,很多初中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能把新课导入的效果完全发挥出来,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升。
新课导入的效果之所以不能完全发挥,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思维依旧处于陈旧的状态,并没有跟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创新,教师在课上依旧以自身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也无法了解自己讲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下降。
(二)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新课导入只是教师在学习新课程之间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引子,引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方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抓住学习重点,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主要的,而有些教师因为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导致前期导入时间过长,后面的教学内容时间不够,影响整个课程的进度[2]。
三、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悬念式导入
设置悬念式的导入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的心理,抛出一个与此次课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迫切的想要得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带着问题进入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不断地思考探究,最终找到答案,学会课本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式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则同学们感兴趣的篮球比赛视频,火箭队在比赛中连胜20场,其中姚明参与了前12场比赛,共获得12分,其中包括一次罚球所得的2分,问姚明一共投中几个2分球,如果用方程式进行计算,运用的是什么方程,由此作为切入点,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
(二)线索式导入
线索式导入就是在课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此次课程相关的线索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办法则隐藏在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当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发现而获得自豪感和自信心,对接下来的学习也就会充满自信,教学质量自然就能够提升。例如在进行正负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同学展示一些温度的数值,比如-6℃、8℃等,让学生思考数字前面有符号和没有符号以所代表的含义,然后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三)设置情境式导入
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使用一些合理的道具,比如图片,视频之类的东西为学生提前设置一个合适的学习的情景,学习情境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很快的融入课堂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投影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把窗帘遮住,用手电筒对着不同的物体进行照射,让同学们观察墙上的影像。
(四)生活实际导入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课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生活中的实例往往对于学生更有说服力,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对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科学合理的课前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课前导入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课前导入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改之前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波.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9, 662(06):135.
[2]刘群.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000(016):P.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