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睿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落实,我国逐渐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
        张睿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落实,我国逐渐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其中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讲解物理知识点,还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也有较大的帮助。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知识点较多和范围较广,并且很多内容都较为抽象,如果教师对那些较为抽象的内容,运用平常的授课方式,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那些内容,长期以往,可能降低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的激情。高中物理是一门较有难度的学科,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将授课内容和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因为物理具有抽象的特点,这也相应的会使学生对物理会产生更多的想象,形成自身的独到见解。学生可以通过讨论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促使形成物理思维[1]。因此,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这节课中,讲授重力时,可以联系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坐电梯的时候上升和下降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将物理和生活相联系,让物理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也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之后遇到物理问题时,将其与生活相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高中物理学习较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解题时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拓宽物理学习思路,也能使学生对物理有更全面的了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对整个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2]。教师在教课时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并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路。教师在课下练习中也要引领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去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滑动摩擦力”这节课时,可以利用同样的测量工具,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

首先教师可以和学生先一同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即利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使小木块可以在桌上做匀速运动,此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读数就是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之后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方式得出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提供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之后,和学生共同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测量,即将木块放到长木板上,并将弹簧测力器固定到墙上,另一端将其固定到木块上,之后拉着模板在桌上做匀速运动,此时的弹簧读数同样也是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测出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使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有更全面的了解,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三、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不仅很多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还包括很多称重和求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学生的日常活动没有也别大的联系,但教师可以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抽象的题目,使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物理知识面,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3]。
        例如,在教授“飞机在降落时,摩擦力与下落角度的关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抽象的思考方式。由于飞机是比较庞大的物体,如果不对飞机进行抽象化处理,那很难求出飞机在降落时,摩擦力与下落角度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飞机看作一个点或者一个模型,学生可以将其摆放,求出摩擦力与下落角度的关系。运用这种方式不仅能方便学生进行计算,还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科学它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多种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我们在学习到“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把向心力演示仪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首先,先让学生观察向心力演示仪,了解向心力的来源,知道如何把控变量,进而发挥出演示仪的最大优势。由此可以让学生知道,向心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且每一个变量对向心力的影响是如何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此实验过程中掌握高中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培养学生发散、抽象和探究等的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琳琳.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0(95):135-136.
[2]杨程刚.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第二课堂(D),2020(05):74-75.
[3]石星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