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双
山东省威海市半月湾小学,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也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他们自学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时,要多角度、多策略,创设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点拨学生质疑和深思,抓住各层面的生成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供给他们独立探索与合作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将未知变成已知、将有限变成无限,最终透过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发展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过程中,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多样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目的。故而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教师不得不转变方向,建立全新的教学环境,不断探索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数学思维层次的提高,不但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体验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学习方式,激发其深层次的逻辑思维。以往的教学是单独地讲解某个知识点,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只需要回顾当天学了什么便能找到答案,失去了拓展性思考的意识,阻碍了他们高阶思维的发展。这就需要让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氛围中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完整性,这样既能提升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习《分数加减法(二)》这一单元时,将约分、通分、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了整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化地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怎样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问题,罗列出多种方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比较,引导学生思考通分的实质,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及通分的方法,运用实践探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在这节课上,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索过程,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画图、转化成小数等方式进行比较,肯定了他们的做法之后,再引导他们深度思考:如果遇到比较大的分数时该怎么快速比较呢?鼓励学生会继续深入研究,体会此前所用方法的局限性,自然地引出最优算法,激活了他们深度思考的意识。
二、在渗透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阶思维模式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否则难以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效益。
故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巧妙地渗透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抓住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使他们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方法,便于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得他们的思考方式不再单一化。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长方体盒子,观察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提示学生可以用拆的方式来判断,但要表明每个面的序号,请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描述说说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依据他们的回答判断是否真正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提出问题: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提供给学生测量、计算、思考的时间,使他们深度认识表面积及公式。总结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再算综合,先算出上、前、左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通过直观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了数学概念,提供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并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汇总和解析,让学生亲自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提高了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推理论证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辨析思维
高阶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时代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我看法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推理过程中,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在全面客观的思辨活动中提升思维水平的层次。故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借助学生之间认知上的冲突、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等,开展辨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点和方法上的对比、分析和论证,让他们在思辨中了解每种观点的漏洞、方法的本质,以此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请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描述以及自身的理解,尝试自主探索和理解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经历推导过程,记录疑问。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长宽高三个量相乘就能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大小?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推导过程及方式:用摆小正方体的方式推导出了体积公式,在学生掌握内容本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如何计算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激活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学生学会灵活地对公式进行变形和转化,归纳出任意面的面积与其垂直棱长相乘所得出的体积计算方法。这样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总之,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各种启发学生深层思考的机会,灵活地应用错误资源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和分析,肯定学生的新思路,让学生以做好的状态投入到深度分析中,指导学生探索出数学的规律,使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增强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逐步地促进他们高阶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完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湘萍.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J].小学时代,2020(01).
[2]邵凤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J].读写算,2019(30).
[3]李培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