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效情境,打造生动课堂——探析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杨生栋
[导读] 众所周知,数学在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是难度偏大的一门学科,
        杨生栋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二完全小学    810600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在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是难度偏大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数学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大多数是以题海战术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利用情境创设和教学课堂相结合,能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上,并且教学课程也会因此体现出趣味性,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感交流;兴趣;悬念情节

        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导致了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产生了厌烦抵触的心理,这种学习方式也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带领下,去融入到全新的教学情境当中,并因此喜欢上数学学科。
一、创设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主要作用
(一)运用情景教学提高治疗效率
        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在此阶段,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模式,并且极容易受到一些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游戏来丰富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1]。
(二)帮助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共同参与到课堂中,不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性。同时也在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情境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不能敞开心扉与教师及时沟通,对教学内容就是提出疑问,那么这样的封闭心态会让他们的学习受到阻碍,不仅使教学进展受到了约束,同时还会使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频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让数学学习在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丰富[2]。
二、数学课堂情景创设有效策略
(一)创设趣味型的故事情节
        小学数学课堂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适当的规范性,为了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加入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用趣味性的教学故事和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都能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真诚的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促进发展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还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动画:小明去超市购物,出发前妈妈给了他200元,他分别购买了面包、牛奶、水杯和酸奶,价格一共是50元,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小明又捡到了20元,那么小明手里现在还剩下多少钱?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会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且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思考,这样,学生既融入了课堂教学中,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游戏化的实用情节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在教学课堂中应用大量的习题[3]。然而这种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相反,还会让其产生厌烦心理,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完善教学体系铺垫基础。除此之外,一些错误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课程当中,教师可以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了解10以内的数字,然后传到花的同学要能够正确读出数字,这样学生在游戏的带领下,会爱上数学课堂,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
(三)借助类比式的实践情节
        与其他年级段的数学教学相比,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其中也会包含一些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无法理解的难题,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为学生先讲解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对老师来讲,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概念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观察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挑选一些与数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设计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卡通人物,像奥特曼、机器猫和喜羊羊等形象。同时通过创设对比性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更好地丰富小学生的视野,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丰富有趣,多样化的教学也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通过挑战式的悬念情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更新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展开针对性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奇的心理,设计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教学体系,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进而进一步加深教育意义[4]。也就是说,再具体实施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新、奇、特的趣味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再加上挑战性的悬念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有兴趣来挑战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课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以往整数的加减法法则,然后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在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分析,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结束语:
        总之,情境创设中间包括了重要的数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来展开教学,将教学情境与游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东升.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33):41-42.
        [2]王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家长,2020(33):28+30.
        [3]周一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20.
        [4]李桓.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20(34):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