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探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王秀花
[导读] 作为一门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小学数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逻辑
        王秀花
        浙江义乌青口小学,浙江 金华 322000
        
        摘要:作为一门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小学数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逻辑、计算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教学应当更加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活动。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难度大。本文就小学数学计算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习惯照着书本进行一些数学计算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因此这种灌输性质的教学方法很难起到效果,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上课内容,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教学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因此,探寻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就是当下的一个教学热点问题。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很多的人工计算都可以被电脑取代,因此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手机和电脑计算了,还学繁杂枯燥的数学干嘛。因此部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一方,反而认为学数学无用,开始有意无意只重视语问外语等文科性质学科的培养,数学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也就出现了偏科。也有部分学生是由于畏难情绪而,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分数这种比较难的章节,分数是建立在乘除法的学习基础上的,一些学生无法理解乘除法,导致学生在学习分数时钻牛角尖,最终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教学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如果有着兴趣加持则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学习的课前预习阶段,在课前预习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极大提升学习效果[2]。教师可以在开始新的一个章节学习前,勾勒出一个知识框架,其中就要包含已经学习的旧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让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课前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将要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有利于学生在课前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到激发,为将要开展的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学习的“方程不等式”作例子,在开始一元一次的学习前,教师就可以先回顾一下其他基础的知识,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是一元一次,生活中的一元一次的应用,再将这些知识放置在一个小圆里,外面再放一个大圆,装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温故”的过程,同时将一元一次和过去学习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知识联系起来,方便学生后续的学习。


        (二)让学生加入到计算实践中来,自主解题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师一味的语言描述的公式定理往往不好理解,而让学生自己思考、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自行理清脉络。在学生充分讨论解题思路后,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路,搭建一个解题的快速通道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时缓缓引导,慢慢托出,引导学生自行找出解题思路,一旦学生发生活实践活动课对自身的解题有帮助,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3]。如在加减法的的学习中,可以派三位同学扮演小猪佩奇的家庭的情景剧,佩奇妈妈给佩奇20块钱,要佩奇去买2根胡萝卜、3个西红柿。西红柿3块一个,胡萝卜2块一根,佩奇自己也有一点零花钱揣兜里,现在佩奇把自己的钱和剩的钱混在一起了,结果买完菜剩了14元,佩奇买完菜不知道自己买菜剩了多少钱,请同学们算一算佩奇自己原本有多少钱?同时佩奇又想买20元的泡泡机,佩奇要买泡泡机需要多少钱。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计算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数学计算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新课改模式下在开展数学计算课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一些实践时的要点问题。首先,实施数学计算课要教师求教师充分备课,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其次,在课堂教学流程选择的时候,应当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时分秒”的计算和学习中,老师拿出时钟让学生自己观察多少秒等于一分钟,而不是自己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总结得出结果。
        (四)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做好计算教学,教师首先就需要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计算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即教学和学习以及做题应该是串联的,而不是割裂的,三者应该在课堂中一起出现。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教师在初步讲解分数的概念和组成后,提问“有没有分数比三分之一小,比四分之一小,有的话,有几个”让刚刚学习了分数的学生立即思考和动脑计算,然后在隔两到三分钟公布答案,也就是有无数个分数。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知道数学世界的奥妙和广阔以及在课堂中轻松完成一个随堂测验。类似这样的教学上的教了立即让学生思考的方法即为教学做合一,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更可以直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继续学习的兴趣。
        结语:
        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着重注意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1]卢雪连.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养成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14.
        [2]刘日铮.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提升的辅导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21.
        [3]吕玉秀.浅谈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1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