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红 郭敏军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三中学 264300
摘 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多次强调现代化和素质化教育,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依然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灌输,这样就无法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合作教育是当前时代新型的教学精神,它包含了对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含着教学观念转变,对农村未来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针对在现代化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合作教育的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方法展开研究,以求推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
关键词:合作教育;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方法
合作教育是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参与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现代化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已经在中小学阶段得到了广泛推广。这种合作模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个合作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学生与老师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学习,互相促进提升。也正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这种合作教育模式下,推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
一、教育新思想和新理念传播接收
(一)多种培训形式开展思想学习
在现代化社会,要推动合作教育模式在农村学校管理中有效的应用,就需要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开展思想学习,让学校能够从思想上重视这种合作教育模式,以求推动学校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1]。当前各种体制机制改革的优化,义务教育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比,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这样就无法推动学校整体进步。在这样的模式下,借助于合作教育模式展开,农村学校教学管理能够集合多种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农村学校教学管理迈向新台阶。
(二)做好主动学习,有效反馈成效
学校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需要围绕着学生,所以要想基于合作教育模式,推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进步,就需要帮助学生们学会主动学习,然后老师有效地做好接收观察工作,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帮助学校管理工作有新的方向。例如在开展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因为学校的实际情况都有一定的不同,在开展过程中效果也会有一定差异,要根据开展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才能够帮助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二、建设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
(一)培养向心力
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开展合作教育,还是做好学校教学管理,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培养老师们的向心力,只有心朝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够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好的进步。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只有老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帮助自己高效发展,不断培养教师向心力,建设出爱党敬业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高质量进步。
(二)培养敬业心
做好教育工作,要想推动学校管理工作高效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们的敬业心,只有爱岗敬业,意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地位,才能够帮助自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配合学校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综合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全面发展[2]。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都需要一个具有敬业的老师细心观察,不断解决。
三、打造合作发展式教师队伍
(一)提升合作意识
对于老师们而言,他们只有具备合作意识,才能够将这种意识应用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研工作中,才能够将它高效的应用的课堂上,给学生们起好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和老师相处非常密切,受到老师的影响也很大,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打造合作发展是的老师团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升教师的合作意识,教师们学会在工作中合作,才能够将这种合作意识带入到教学中。
(三)培养合作氛围
众人拾柴火焰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教育工作者,发挥集体力量,在合作氛围中高效完成工作。一个老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看法是片面的,但是所有老师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的氛围中做好教研教学工作,为学校管理建言献策,才能够在这样合作氛围中,推动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管理不断优化发展。
(三)建立合作机制
在农村的学校有很多的新教师,在学校也存在很多老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之间都可以形成合作机制,形成新老教师教师合作的团队,在团队中老教师可以向新教师们传递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向老教师们传递教学方法,双方在这样的合作机制中推动教学工作,推动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四)构建合作典型
除了在学校内部构建合作之外,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教育公平化的推进,国家也在注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实现教师们合作,这样形成针对农村学校地区的教育合作管理模式,也能够帮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提升,推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面向新台阶。
四、开展多种样式教学活动
为了帮助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更好的发展,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老师和老师之间能够展开全面的沟通交流[3]。通过多样式的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发展,将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用到学校管理中,推动学校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发展,例如遇到国庆节和中秋节的相关活动,老师们就可以进行一个集中化的教育活动展示。在这个过程中邀请学生代表,老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参与其中,对老师的教学活动及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帮助教学活动实现全面进步。
五、做好充分保障,制度有效落实
教学管理工作要想做得好,就需要有充分的制度作为保障。围绕着合作教育模式展开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时,围绕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关的制度,用制度保障合作教育的落实,用制度保障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国家针对教育管理工作也出台了一定的制度,但是每一个学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农村地区要想做好教育管理,就需要围绕着自身的实际情况,借助老师学生家长们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来,形成特色化专业化的农村教学管理制度,帮助合作教育模式在学校更好地落实[4]。
结束语:
总结全文,在合作教育模式下要推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进步,就需要从思想到行动方面全面落实,形成合作发展式的教师团队,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借助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和充分的制度,保障推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路晓伟.巧妙运用家校协同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果的路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91-92.
[2]黄丽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甘肃教育,2020(19):48.
[3]贾佳.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2020(43):217.
[4]刘国强.基于合作教育的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