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金花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民族中学663600
摘要:高中数学内容多,知识的连贯性强,内容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到位,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对这门学科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害怕学习数学,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困生的成因,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成功转优,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造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高中数学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更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首先,其中大部分学困生都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很少参与课堂讨论,甚至不参与,导致与教师产生隔阂。其次,他们还没有从初中的学习方法中转变提升,总是依赖教师的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主能动性及自觉思考的能力,这也是学困生的成因之一。最后,在高中数学授课中,有一部分教师教龄比较长,依然采取传统的输入型方式,仅会依靠教材,让学困生对数学感到无比的厌倦和烦恼,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交流沟通,导致学习数学越来越困难,进一步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发展成为学困生。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欣赏数学之美,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为转化数学学困生助力。大多数数学学困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而体会数学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进而使数学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教师和学生都沉浸其中。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欣赏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举措。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体验蕴藏在数学中的内在美。比如,数学公式中的对称美、立体几何中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和谐美、由函数图象到函数性质的直观美、数学定理的简洁美等等。
(二)立足课堂,多提善问
学困生的共性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易“跑神”,害怕教师提问题等。而课堂提问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提问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为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应把多数时间留给他们,让他们做简单题型,并对他们多提善问。同时,针对疑难问题“对症下药”,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收获和喜悦。
(三)利用分层教学方式
由于学困生本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从而影响到了整体的学习效果。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和难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适当转换教学方式,以更为简单、直接的方式讲解知识,确保数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中,仅仅通过描述立体图形很难达到深刻理解的效果,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形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认识。还可以提前安排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查询,动手制作立体模型,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他们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增加趣味性,带动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布置分层练习,在关注学困生的同时,让其他层次的学生也得到不同的训练,给学困生布置一些较为基础的作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参与其中,也能够发挥作用,不产生排斥心理,提高数学成绩可期。另外,教师要从学困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起点,制定不同的目标,比如下次考试提高10分到30分不等,或找一个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同学作为超越的目标。
(四)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品格
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完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实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学习品格,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习作风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有重点地穿插数学文化与数学史的相关知识。
(五)利用错题本反思学习过程、提高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解自身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对于学困生来说,定期反思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避免“死学习”的问题,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并在提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而错题本就是反思学习的重要方式,学困生可以利用错题本归纳和总结学习经验,进一步总结在数学题目解答中的规律。在记录的过程中,学困生需要将自己的错误原因记录下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回顾错题本当中的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形成对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准确认识,进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形成主动学习意识。
结束语
总之,学困生转优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更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数学教师需要对学困生多加关注,以平等尊重的角度进行辅导,更多给予他们的是鼓励与支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努力消除他们对数学教学的抵触心理,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有效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贾佳.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20(16):55.
[2]吕萌.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2):44.
[3]刘长华.促进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