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晏兰
[导读] 美育教育就是我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审美能力
        晏兰
        中方县泸阳镇聂家村中学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美育教育就是我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审美能力,对他们个人气质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传统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把美术技法,以及画面表现力对学生们开展培训活动,从而,能忽略培养其兴趣,一味地被动吸收美术的知识,使得学生们创新能力受到打压。本文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几方面,探究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首先应当把初中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充分地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知识内容的兴趣,让其可以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体会初中美术带来的乐趣。当学生们在学习美术过程当中,体会美术所带来的兴趣,初中美术教师课程教学的目的就会达到。此外,教师需要在对学生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过程当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把他们美术鉴赏的能力提升为标准的水平。最后,教师要将美术的完整内容教导给学生,将美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训练学生绘画技巧以及设置任务,极其容易束缚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使得他们的画面缺少一定美感,对激发出其创新思维以及绘画灵感不利。初中生年龄比较小,他们脑中的思维以及思想比较活跃,用条条框框来束缚他们反而不好。初中美术教师需要使用灵动思维来教导学生,并不是束缚她们,需要深挖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们对美术感知力。
        例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授水彩课过程当中,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临摹的图片,即海上日出的景色。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可以使用到湿画法,这样一来,有助于绘画早上的日出当中,水面上若隐若现的雾气,但是,对于具有自己想法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运用不同的干画法,使得云朵以及水面的颜色分明,形成不同的视觉冲击感,初中美术教师需要把此幅画作为范画,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以此来鼓励他们多加尝试,运用到多种绘画技巧,体现出不一样的画面风格,从而,可以画出来带有自己感觉的海上日出。这种教学的方式,有效带动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发展,更好释放学生“思想风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渐体现美育教育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组织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实践就是认识的基础,还是促进生活化美术知识学习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当多多组织一些各类实践性的活动,以此来有效调动以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参与度。比如,能够使得学生调动自身五官,以此来感受到大自然当中的一草一木,并且可以通过绘画、文字以及剪纸等美术方式,把自己务实体会充分地表达出来。这在深化初中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有利于指引他们来体会到更多新鲜事物,释放出自身压力,从而,感悟生活当中美术的真谛,更好地学习美术、提高美术素养。

对此,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们美术知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们在美术方面审美的理念,并且以此作为基础,来研究美术知识学习的规律以及创作的技巧。这有利于美术更好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有助于学生们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检验,从而于实践中收获到许多新感受以及新知识。之后通过相应的比对跟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丰富学习经验。
        由此我们能够分析得出,美术虽源于日常生活,但它在实际上还是高于生活的,因此,美术课程教学需要生活化贴近实际,并不是脱离日常生活而独自存在。只有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方可以在生活当中探寻出来灵感,对美术实施创新性的学习以及教学。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中学生的想象力就是他们开展美术创作活动时所拥有的技能。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初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始终没有办法落到实处,由于美术教师并没有找到美术课程以及想象力的培养之间的关键节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美术知识内容讲解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到美术的作品中所蕴含人文素养,以问题方式,以此来点燃学生们发展自身思维的起点,让他们能够在思索问题答案的同时,明确问题背后所指的人文情怀,进而落实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例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这一内容时,需要通过提问相关问题的形式,以此来促进学生们自身思维的发展,让他们体会到美术课程背后含有的文化内涵。在课堂当中,初中美术教师需要从网络上,来检索有关苏州园林、皇家园林等方面园林图片呈现给学生,并且向他们提出问题:在中国古典的园林当中体现怎样思想呢?使得学生们进一步地明确背后所蕴含的道家、儒家的思想,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让学生们在发展思维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鉴赏古典园林效果。同时,初中美术教师也能够向学生们提出来问题:古代文人的诗词以及绘画究竟怎样和古典园林有机结合的呢?”使得学生们除了可以感受到造景特点之外,还能够体会到人文精神,促进他们自身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从上述课例当中能够看出,初中美术教师在让学生们开展美术知识学习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提问问题形式,以此来点燃学生们发展自身思维的起点,让他们在主动思考过程当中,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自身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美育素养。美术教育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对学生们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初中美育教育过程当中,需要突破学生自身思想囚笼,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思想活跃度。
参考文献:
[1]陈锦洞.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0(15):271.
[2]杜娅娅.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7(6).
[3]陆海斌.浅谈新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J].魅力中国,2019,(48):129-130.
[4]潘海洪.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浅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0):18.
[5]胡亮亮.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7):58-59.
[6]王春凤.浅谈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22):264.
[7]沈赛飞.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以学定教,学以致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4):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