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亚宾
[导读] 近年来,社会和国家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
        刘亚宾
        巨野县十二中学  山东省菏泽市    274900
        摘要:近年来,社会和国家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素质教育作为时代主流诉求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和实施,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内容。音乐作为一门极具艺术气息的学科,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起到了得天独厚的培养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的要求,所以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成为了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切入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创新措施进行探究,旨在探究到初中音乐教学的潜在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要点;策略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主要切入点
        (一)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信息技术被开发、应用,并且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体验,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不仅收获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欢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再加上新课改有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性、愉悦性的特点,辅助课堂教学,促使教学充满感染力。因此,在构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时,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音乐知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转化课堂师生的角色
        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占有主体性的地位,始终扮演着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且不说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连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都无法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音乐学科与其他知识性科目有所不同,不单是教师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掌握的,就拿鉴赏教学来说,就算教师对歌曲的特点讲解的多么透彻,如果学生没有对音乐进行欣赏,就很难感受音乐带来地体验,把握音乐的内涵。可见,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讲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
        (三)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教学环节保持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实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师除了要重视对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之外,还要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例如,问题的设置、情境的创设等等,这些都需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学不偏离教学目标,还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兴趣,那么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再好也是枉然。

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影视作品或者音乐曲目引入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加深入地解读和分析,促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面,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所认知,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品析和鉴赏音乐。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伏尔塔瓦河》欣赏教学,这是一首用西洋乐器演奏的曲目,并且蕴藏了浓厚的爱国情怀。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在开始教学之前,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有关黄河的视频和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程,让学生体会到伏尔塔瓦河对于捷克人民来说就好比我们中国的黄河,对他们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然后,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了该作品中出现的西洋乐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乐器的音色,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乐器在该曲目中的表现形式。例如,该曲目的主旋律是用的小提琴进行演奏,而小溪是用长笛和单簧管来体现的。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对不同的西洋乐器有了认识,还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深刻的体会,学生自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蕴藏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自身情感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回归实际生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音乐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音乐教学也应该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不仅是新课改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也是音乐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征所致。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之际,教师要善于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元素,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对音乐进行深入的鉴赏和品析,这样既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基于生活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体会,还能发挥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
        例如《樱花》演唱教学时,如何学生准确地把握《樱花》的意境和旋律,是教学的难点。为此,笔者引入了生活中的元素,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首先,为学生播放《浪漫樱花》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樱花的美有直观的体会。然后,组织学生回顾生活,谈一谈生活中所看到的樱花场景。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将音乐教学回归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对樱花所带来的感受有深刻体会,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能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的求知欲望。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改的深入加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任务和责任,想要真正地实现教学创新,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所以,初中音乐教学创新,不仅要体现在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还要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的鉴赏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得到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例如,在开展《百鸟朝凤》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引入新课,如填空游戏:教师说出一句与主题相关的诗歌、曲目等,让学生进行填空,(螳螂捕蝉   在后)。以此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鸟”有初步印象。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百鸟朝凤》作品,并设置相关问题:1.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情绪是怎么样的?2.是用哪一种乐器来模仿鸟叫的?一共有几种鸟叫声?让学生带有问题的听曲目,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的进行鉴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世琴.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 2017,31:45.
[2] 贺春莉.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新课程,2014, 06:15.
[3] 燕海梅.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