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活之风?扬英语之帆——实施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江松航
[导读] 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江松航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放在明面上,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改变他们以提高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片面认知。针对小学英语这一科目,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内容用学生常见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开展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加深他们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借生活这场东风,让学生的英语学习风生水起。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教学;实施对策
        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指导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多数教师仍以应试教育的理念开展教学,只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忽略了实践应用方面的指导。而生活化的教学则是从理论指导的模式中走出来,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来设计教学内容及目标,注重的是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发展,这种方式也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那么在实践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生活化的策略来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及方式,运用生活情境、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掀起生活教学之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
        一、整合生活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观察小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在词汇下方标注出汉语拼音,借用发音相似的特征来记忆词汇,虽然能产生一些效果,但会影响到他们表达的效果,出现表达混乱且不准确的现象,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实践应用。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就要引导他们从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则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资源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直观的记忆,并且指导他们常在生活中练习巩固,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一些物品名词时,可以借用实物来指导学生记忆,如学生看到杯子就能想到cup,看到桌子就能想到desk,看到椅子就能想到chair,看到各种颜色都能快速地说出相对应的词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自然地拼读出英语词汇,使得他们不再进行枯燥重复地背诵,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层面的学习上。再如有意识地开展从生活中收集英语知识的活动,提醒学生观察各个场所的标语、物品包装上的说明等,以竞赛的形式看哪位学生收集的素材最多,在课堂上进行相互分享的活动。当生活资源与教材资源相融合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长久保持,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建立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主观意识
        对于为处在英语表达环境中的小学生来说,英语离他们过于遥远,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能顺利通过英语考试,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使他们能够用英语完成交际活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指导。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够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有助于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完成简单的英语对话,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沪教牛津版四年级及《Can you swim》中,要让学生用can和can’t来介绍自己会做和不能做的事情。先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句式的应用:Can you cook?Yes,I can/No,I can’t。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词汇进行自由对话,灵活地扩展句式内容,之后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可以挑选生活中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如厨师、交警、医生、护士等,想象一下所处领域内能做的事情,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扩展学生的表达范围,将生活中的对话用英语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与表达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助于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所获取知识的最终归属是生活,而非考试答卷。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生活实践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学习英语,使其真正地了解如何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比如当学生掌握了日常生活用语后,要求他们见到同学、老师要试着用英语打招呼,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英语,消除他们怕出错、害羞的应用心理,让他们自信地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使得他们的英语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应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而教师则注重用纯英语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说英语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为了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不定期地开展英语朗诵活动,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英语书籍,或绘本故事、英语诗歌等,安排学生轮流充当英语播报员,让学生用英语的方式播报当天的学习任务、活动等,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标准性。通过开展不同生活实践活动的形式,拓宽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实践英语的渠道,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灵活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使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回顾和应用课堂所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层面。那么作为教师除了要将内容、目标、方式进行生活化外,还要继续探索出其他践行生活教育理念的对策,为学生获得较好的英语素质打好基础,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慧仁.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对策[J].新课程,2020(43).
        [2]吴六琴.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
        [3]陈君.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