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朱惠燕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德、
        朱惠燕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2156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体育教育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热爱体育,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得到身体机能的训练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思考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且没有趣味性,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运动训练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目前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身体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需要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目前,初中已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中考的一项严格评分指标。国家教育部对于我国小学生的健康体制水平进行了评估,发现大多数的小学生身体素质都不达标,主要的问题在于小学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训练量不达标、训练时间短、大多数体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并且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向依旧集中在了基础运动方面,这种小强度的活动难以起到锻炼的意义[1]。
二、小学体育课堂加强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属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与成长,因此需要针对于学生未来的稳定发展进行研究,让学生实现身体成长、品德提升、智力开发等多方面的需求,属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教育阶段。伴随着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发现,小学教育不再仅仅重视学生的成绩,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了学生身体素质带来的影响与提升[2]。未来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体魄,需要加强小学教育过程中的运动训练教学。对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大多数的教学都是从理论方面进行发展,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使用书本上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实际上体育教学在未来依旧需要针对于课内实践训练来进行加强,不适合进行过多的理论教学,否则将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受到影响。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说,运动教学模式主要的依据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内容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只能够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死板的教学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未来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更加深刻的教学反思,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的选择训练方向[3]。


2.通过游戏加强学习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导致学生比较容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使学生可以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准备阶段就要整体掌握学生的特征、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点,将教学内容的方式变得更加吸引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情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接力跑的形式“运炸弹”,玩法类似于击鼓传花,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站出来成为“炸弹计时器”然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并命名“炸弹运输小队”,让学生在炸弹爆炸之前完成炸弹运输[4]。这种简单且有秩序的游戏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的理解,同时也更愿意遵守规则,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3.使用标准动作来进行示范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体育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能够在锻炼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训练来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标准的动作示范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体育训练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并且标准的动作示范也能够对学生进行约束,防止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伤。
        4.课堂上进行师生配合,多进行互动
        小学生年纪较小,教师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尽量与学生一起活动,进行师生配合练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学生比较喜欢的“打沙包”游戏,学生一方面可以从中收获快乐,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跑动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锻炼身体。教师可以将一些游戏进行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体育游戏中的优点呈现出来,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开展运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5]。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课堂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主要时间。未来想要让学生的身心实现健康、和谐发展,就需要通过运动训练来推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实现提升。未来需要探索出更加适合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策略,从而发挥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让小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进而实现体育学习兴趣和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留杰.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小学体育课训练内容的选择策略[J]. 青少年体育,2020,(06):63-64.
[2]郑惠铭. 小学体育教学中意志培养的“音乐抓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2):91-92.
[3]赵娜. 简论多元化合作在小学体育业余训练中的重要作用[J]. 青少年体育,2020,(02):98-99.
[4]张勇.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7):32+34.
[5]张勇. 学校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为例[J]. 运动,2012,(13):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