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杜海
[导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
        杜海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初级中学742100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与阅读是紧密联系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孩子可以丰富知识储备,提高阅读水平,通过写作将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合理运用,提高写作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必须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本文简述初中生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初中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前言:初中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文字与一定的阅读积累。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识字组词以及简单的造句,而初中语文的教学就相对复杂得多。初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阅读并透彻理解一些内涵深刻的文章。还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情绪,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通过阅读的教学教会学生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互相相辅相成。阅读是通过文字的组合,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词汇的运用吸收文章中的精华,写作是运用大量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显而易见的是,阅读与写作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切断这种联系,而是要在阅读中渗透写作的基本知识,在写作中运用阅读的积累。
        一、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的教学任务重,大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时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写作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必然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如此一来,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更为时间紧任务重,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模式,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教师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阅读与写作没有真正融合。一部分教师以为在阅读教学中只要看到了文章的某句话告诉学生以后在写作中模仿这句话的修辞就可以,或者给学生一一详细讲解某篇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之后让学生以后在写作中借鉴。这些都太过片面,远远达不到读写结合模式的效果。其次是教师不注重课外阅读,学生没有素材可写。阅读教学不单单是课内阅读,还应该包含课外阅读,学生只有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从量变转化为质变,从而才素材可写,有思路可效法,有好词好句可应用。虽然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做出了要求,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中,还是难以达到。
        二、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生学习语文中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科目,它表面上看似是在教学生课文的阅读理解,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模式可以令学生对阅读与写作共同产生兴趣,继而在学习阅读与写作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当学生沉浸在阅读与写作中,学生就会提高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发现文字组合的精妙,对阅读和写作更感兴趣,这是一个良心循环的过程。另外,在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会有写作训练,但是这些训练往往与学生的课文阅读关系不大,或者仅仅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这使得初中学生的写作与课文阅读脱节,读写结合模式可以有效将阅读与写作重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方式
        读写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主要有“以读促写”“借此写彼”“读中学写”三种。


        3.1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是指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引起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写作动机指的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被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个场景等刺激的表达欲望。激发写作动机正是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难点。在激发写作动机的层面上,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不脱离课文的基础上问学生如何看待他们的初中生活,即便学生带有批判性思维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想要向教师倾诉,然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用合适的思路写下来。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自己认为的重要语句抄录下来,然后再写出这句话为什么重要的原因,它说明了作者什么情感,然后教师挑出一些语句启发学生,当他们有相同情感时他们会怎么描述及看到相同事物时他们会抓住哪些重点描写。
        3.2借此写彼
        借此写彼是读写结合中最有效的形式,它指的是在学生写作时模仿阅读材料的写作手法,照搬阅读材料的立意,或者借他人写作的成功经验写自己的中心思想。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沉淀被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都有独具特色,且蕴含教育意义。读写结合可以依托于课文,把课文当作学生仿写的例文,引导学生直观的学习课文的立意、角度与布局。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课外阅读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先让学生细致阅读,找出作者的思路与中心思想,然后仿写。
        3.3读中学写
        读中学写与借此写彼的差异并不大,都是让学生阅读文章学习写作,但是读中学写侧重于写作技巧的学习,写作技巧涵盖了语言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方法四大类。这与文章的写作的立意、角度和布局不同,写作技巧更为具象化。也就是说作者明确了写作立意、角度与布局之后,开始以哪些技巧写心中所想。
        四、读写结合的方式在课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人教版教材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后来被收录于《朝花夕拾》中。在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写了两个情境,分别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其中穿插了“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捕鸟的故事,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一个有趣的儿童乐园。教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问,询问他们在年幼的时候曾有何趣事或者家的附近有哪些能勾起自己回忆的地点,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课文之后,教师不必着急向学生讲解课文,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探讨这篇课文表达情绪的重点语句有哪些,整篇课文表达了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中心思想是什么。继而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分别说明组内探讨的结果。然后教师在教学中当讲到学生认为的重点语句时,教师再与学生深入探讨,学生在学习了一部分内容时,内心会有新的想法。当某一句话有修辞手法时,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就是很典型的拟人修辞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拟人修辞造句。最后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题目写一篇回忆文,但是要运用课文内出现的修辞,以相同的思路写作。
        结语:读写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阅读,多角度地启发学生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孙劲.读写结合——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2] 刘妙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