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颖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 157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落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当前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初中生物也不例外。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使学生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动能性,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从而发现教材中没有包含的知识内容,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无疑赋予了生物学科更高的教学价值。为此,本文展开有关初中生物教学培育学生创造思维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造性思维;培育方法
引言: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体现出来的一种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满足与教师的引导,而是根据教师的提示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一套更为适合的学习方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问题的导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学生在初中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共同发育,会导致其思维能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把握住这段关键时期,结合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通过具有科学性的逻辑思维去大胆想象,从而在想象活动中开发自身的创造思维,并实现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其扩展自身的想象空间[1]。
例如在进行“原生动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草履虫为例,先通过言语描述使学生的对草履虫的特点有一个初步印象,同时引发学生的思维运转,去想象草履虫到底是什么形象?草履虫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运动的?还有教师所形容的“小”究竟有多小?待到学生充分的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后,教师可以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屏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草履虫的形象,再结合自身之前对草履虫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认知冲突,从而在此过程中发现更多教材中所没有提及到的知识点。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最好动力。经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对教学内容表现出足够的兴趣时,才会主动的去探究学习内容,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的调用更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有趣的生物实验,以及一些发生在自然界的神奇现象,动过这些方式来使初中生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吸引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2]。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血型的知识时,可以引入一段真实的小故事:“人们最早开始有了血型概念是发生在19世纪初期,一位医生在战场上救治一名伤员的时候,发现由于失血过多伤员已经危在旦夕。于是抱着尝试的心理,医生将自己的血液输送给了伤员,没想到伤员情况真的有所好转。然而,就在他转头用同样的方法救治其他伤员时,却发现有的伤员居然马上就失去生命。这一现象让医生又是自责又是困惑,为什么同样的方式,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呢?下面请打开教材,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来帮助医生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之上,还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扩散的领域更加宽广,更容易通过教学内容去发现问题。
三.鼓励学生勇敢质疑
学生的质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能够表现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只有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才会不断的产生疑惑,并继续向着深层知识领域探索,从而促进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为此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主动为学生设立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在学生提出疑问时耐心的替学生讲解,如此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的细胞涂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同学们能够根据教材描述分辨出哪个是红细胞吗?”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是根据红细胞的外型特点——双凹圆饼状将其识别出来的,那么同学们能够说出红细胞为什么会具有这样奇怪的外观吗?”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教材得知红细胞的的功能,但无法将红细胞的奇特外观与其功能作用联系起来,于是教师可以进一步提示:“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根据生物结构与其功能互相统一的原则,谁能够分析红细胞这种结构的原理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展开进一步思考后得出结论:“由于中间凹陷,所以红细胞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携带更多的二氧化碳。”如此一来,通过教师的设疑,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同时还通过思考加深了对“结构与功能统一”这一原则的认知能力,从而在接下来的生物学习中能够通过迁移能力,借助这一知识去独立思考更多内容。
结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长久的培育过程中,为此教师学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质疑,大胆想象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佳潞,李娟.基于VideoScribe软件制作初中生物微课——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11):43-45.
[2].张兴忠.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思[J].科技资讯,2020,18(2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