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塑造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宋佳璐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
        宋佳璐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提升,已成为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而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承载着塑造学生道德情操,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培育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责任。然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加之很多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领域的问题关注不足,思考较少,认识欠缺,以致很多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指导并未达到预期标准,甚至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产生了一定束缚与阻碍。基于此,教师应该立足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重新审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并依据核心素养要求与导向,变革教学措施,拓宽教学路径,优化教学指导,关联学生实际,让学生在更为多元、丰富、高效的教学辅助策略驱动下积极投身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在充分塑造自身核心素养,全面促进认知发展中开启全新认知旅途。
        关键词: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塑造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主要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层面,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其在内涵与外延上既相互补充,又彼此影响。而且,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被赋予了全新使命,给予了全新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时,应该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中深切体悟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外延,进而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投身道德与法制知识学习,在更为科学、高效、多元、丰富的教学指引下获得思想认识提升,实现道德品质塑造,寻求价值观念的转变。
        一、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整合,逐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思想、要求都比较抽象,以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解、认识上往往会因为感知不充分、学习不深入、理解不全面而陷入认知困境。因此,为了切实提升教学实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立足学生实际与知识特性,竭力拓宽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视域,让学生在更为宽泛、多元、有效的教学生态内学习知识,提升认识。一是多关联生活实际,构建多元化教学生态。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诸多知识、问题、材料、案例等与学生认知现状紧密关联,进而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探索、应用的机会,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与知识学习的迁移、过渡、衔接中开展深度学习,向着核心素养的要求导向而靠近。二是多联系相关学科,打造丰富性教学视域。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素材资源等充分整合,使学生以别样视觉、全新站位审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价值和意义,开展高效学习,获得提升发展。例如,在《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校园环境,让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多元性体味等方式,深入校园环境的各个领域,感受校园环境的优美,在身临其境体验中获得认知蜕变。并积极投身美好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净化,在亲身实践中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
        二、切实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深入塑造学生核心素养
        处于小学阶段的很多孩子,其思维普遍比较活跃,求知欲、好奇心较强。

这使得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加强对体验探究情境的创设、体验探究机会的提供,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且多元的认知视域,促使学生在参与与实践中获得道德品质塑造,思想观念培育,综合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切实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构建生态。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置于更为丰富的认知情境内,并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对学生思想的洗礼,认知的改变,品质的锤炼,修养的塑造,使学生与内心深处认识到良好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至行动,应用至实践。例如,在开展《校园生活真快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设计诸多有趣、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并带动学生参与其中,在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师生之间的互动协作中找寻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归属感,提升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丰富游戏的刺激,很多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体悟感知中获得核心素养塑造,实现思想认识蜕变。
        三、不断优化教学指导方式,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促使诸多抽象且深奥的思想、认识、知识、内容切实渗透至学生心灵深处,为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能提升而提供助力,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现代化媒介技术、工具、资源的应用,让学生在资源共享中更好学习知识,逐步提升能力。一方面,加强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就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一些比较抽象、宽泛、复杂的知识,可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资源库进行查询、了解、展示,让学生在图画、视频、音频等网络媒介资源的辅助下获得深刻理解,实现认知蜕变。另一方面,加强对交互媒介的使用。可以就课堂教学中涉及的诸多知识、内容、问题等,投放至网络交互平台,供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观摩、学习,以切实拓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范畴,丰富其内涵。例如,在《做好我自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选平台,请自己的朋友、家长、同学来反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结果对比,更好认识自己,为做好自己而提供参考。既丰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涵,又拓宽了其教学活动外延,更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论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塑造,有着更为重要且积极的作用。而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借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实现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认知能力的提升,自我发展的实现,价值观念的塑造,既符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定位,又契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时,应该以具体知识内容与基本教学定位为基础,针对学生实际与认知特性,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而切实优化教学措施,不断拓宽教学路径,充分变革教学方式,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思想认识迁移,更好作用于教育教学效能增强。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85.
        [2]代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16-17.
        [3]邱冬.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9(34):105+109.
        [4]魏军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11):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