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九中学
摘要:生物课程是初中时期学习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现阶段的教育呈现的状态却是有极大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了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没有真实的情感体会,教学中更是缺少生活化的方式。所以也就致使了课堂的教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得不到发展,这样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热情。事实证明想要帮助学生学好生物就必须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本文将针对具体的初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展开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探索和研究;
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有趣的课程,生物课的课题研究都很有趣味,但是现阶段的生物教学状况却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这门课程,甚至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要让生活融进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生物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在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生物知识都是在我们身边的,只是我们平时教学没注意正确的引导学生观察,其实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的融进生活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具体教师可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引用生活案例,引出教学知识点
生物学科的本质就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他也是一门自然科学,在生物的教材中有很多的引导学生实验的章节,教师一定不要忽略这些章节,要巧用这些章节和生活结合设计实验,从中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具体地说,在实验过程要将学科特点和实验内容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在实验中尽量多融入一些生活化的细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说在“消化和吸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课本中有一个“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我就是利用这个实验来实现生活化实验教学的,馒头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物,但是却没有留意过具体的变化。所以在这个课题讲课之前,我先让学生们自己在吃饭的时候做一个咀嚼的体验作业,让学生体会米饭在嘴里的变化,然后把变化过程记下来,其中有学生提出感觉味道变甜,我向学生们发问为什么会变甜,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假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二、设计情境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升学考试的影响,初中时期生物学科的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很重视,很多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以致于学生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到了高中阶段学习效果更是大打折扣,人教版本的生物课本一般都是以解一个情景引入,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方式进行教学,在多种的教学方式中情境化的教学最受学生欢迎,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利用生活日常的体会理解教学的内容,现实生活的引入,响应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围绕日常生活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在学习“血液的组成部分”这个课时的学习时,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张医院的检验报告,让学生自己对报告进行阅读分析,把其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检测值和一般正常的值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这张检验单的病症,进而引出这一部分的学习。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又能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教学过程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建立正确的学科素养,让学生感知到生物学系的实用性,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趣味
相对比起文字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感观上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组建视觉和听觉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说通过纪录片、短视频、动画等等一些直观的表现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感官体会,将书本的文字知识变“活”,讲一些复杂难理解的知识点简单化,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将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把课本的枯燥用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继而让课堂教学更贴合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血流管道——血管”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不同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有什么区别。由于血管是在人的体内,不能直观的看到,所以我先引导学生们看了课本中展示的有关血管的图片案例,然后使用了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些有关血管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其中的不同,然后我想学生们提问了这样的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1、我们在手臂上看到的青色的筋是什么血管
2、我们去挂点滴的时候,真是从那个血管刺入的?
3、体检采血是在手指的那个血管进行的?
4、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握脉的血管是哪个?
这些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却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在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在进行解答就会轻而易举。而且发问问题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还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深度理解本节的重点。
四、总而言之
总之,教学方式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这样贴合生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开展策略[J].科幻画报,2020(10)
[2]吕鑫.以教材为引导,开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