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侠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广东 东莞 523700
摘要: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得到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将课本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教师授课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摸式
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习惯照着书本进行一些语文知识的讲解和教育,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因此这种灌输性质的教育方法很难起到效果,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上课内容,使得部分学生对语文教育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学中可以更多的用到科技发展成果,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简洁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优化教学模式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学习的学习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对很多现代化的科技成果缺少感性的认识[1]。现代教育技术正好拉近了学生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上了解到千里之外的事件,帮助学生建构起生动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的《海底世界》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海底世界的景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描写有比较直接的认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打开学生好奇的阀门,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的《陶罐与铁罐》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等方式,播放网上已有的关于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伴随动画技术,让学生一步步了解陶罐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铁罐最终会腐蚀掉,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将这些图片保存下来,以备后面教学使用。然后在课堂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不需要学生在听课后就全部理解,只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2]。此时再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之前保存的图片,并在多媒体展示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于西沙群岛的印象等描绘出来,如果学生不能够直接将自己看到的所有内容写出来,教师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有奖抢答,奖励可以是一支笔,一块橡皮擦等等。如,在收看完后,教师配合自己的打印的截图提问“西沙群岛位于我国东南西北哪个位置”,学生自然而然回答“南方”,然后继续提问“举出西沙群岛的物产”,学生不难想起刚学习的珊瑚和四脚朝天的海龟,循序渐进的深化内容,在提问这种课堂互动中,学生积极的思考,回答,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有利于后续的语文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搞清楚一个文章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个地方的风物土人情,教师只做辅助,在过程中旁敲侧击[3]。采用这些手段来替代原本的口述式教学,让学生思考,同时,写作教学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灵活利用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提升。
二、丰富教师教学的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让教师的课堂得到了延伸,在课堂之下仍然可以进行语文的教学。语文学习是一项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随时进行指导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建立起学习资源库。例如,课外阅读是一种通过闲暇时间的阅读激发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针对性和带有目的性的给小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营造出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后阅读环境,以便让小学生在课后和休息时间进行阅读。为此,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从网上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这类书籍满足了学生冒险心理的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求生知识以及精彩的人物内心描写和细节刻画。让小学生就这类经典书籍展开阅读,既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也在无形中塑造他们的三观,最终所阅读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写作的素材,达到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一个捷径。与此同时,让学生摘抄一些“有意思”的素材,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4]。
除了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如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后,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课件用于课后思考,微课中可以让学生反复看作者对动物和植物的描写片段,如“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这一段,老师可以讲“我们都知道鸟儿蝴蝶是动物,树木是植物,可是在学生上课时树枝不再晃动,鸟儿不再啼叫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同时利用视频播放一个类似的场景,通过这一段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到作者是用环境的静凸显学生上课时的肃穆,并让学生纳为己用,以后自己写作业用得上。同样平时学生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将自己觉得好的语句、词语和成语等摘抄下来,加强自己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积累。
三、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效率高的课堂,往往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更丰富的语文知识。信息化作为一个现代的技术手段,能够使教师的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充知识的容量。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视频、图片音频等技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如在学习完《秋天的雨》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的课文的知识,结合雨天的视频,音频,在课堂上描述对秋雨的印象和自己经历过的一场秋雨,让学生自行举手发言,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在这期间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用排比这种常用手法来描述秋雨,“秋雨一会在房顶上,一会在池塘里,一会又在我的手中”,让学生掌握用一定的写作手法描绘秋雨,增强学生语言描述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优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与学生互动的效率。同时,在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通讯群,让学生及时地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语文学习文体反馈给教师,教师指导他进行解决。现代教育技术也让师生之间的隔阂得到很好的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够更加畅通。
结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之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得到了革新,除了课堂之上的交流,还可以在线下随时进行沟通。教师要不断地将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莹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中阅读教学改进[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5):87-89.
[2]刘玉凤.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7):43-44.
[3]卢若锟.融合现代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高中语文课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5):129-130.
[4]孙洪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新通信,2020,2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