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理趣结合——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姗姗
[导读] 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下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的现状,
        李姗姗
        东阳市横店镇第三小学
        摘要: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下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的现状,并基于此提出了理趣结合的识字教学策略,以希望在有效教学策略的推动下可以让汉字教学回归本质,落实“以字促文,以文养字”的教学理念,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的真情表达。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汉字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理解汉字就是再现文化。汉字的形象特征能够彰显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但体现在当今的字理识字教学中,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从汉字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挖掘汉字的兴趣,由此“追根溯源”汉字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如何将其和语文识字结合起来是当下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文章立足小学语文,从字理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说明。
一、当下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弱化学生自身情况,识字要求过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小学生来讲,在他们进入到小学之前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汉字,但学生自身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采取多样化方法开展教学,按照“零基础”开始汉字教学,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导致学生一开始便对识字失去了兴趣。
(二)识字回生现象严重,教学效率低下
        识字回生指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由于没有经过特定的复习导致学生对这部分汉字失去印象。识字回生是学生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加之小学生要掌握的汉字数量多,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没有做好对学生汉字的巩固,以至于识字回生现象不断加剧,进而阻碍着识字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追根溯源理趣结合——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探究
(一)形象识字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识字意识
        象形字是我国汉字的起源,主要以物体为依托对汉字开展描绘。所谓的象形字教学就是要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以图形的方式将汉字展现出来,意在透过图形帮助学生把握汉字结构,进而达到由认字到理解字形、字义的目的。比如在“找春天”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对于文本中的汉字“脱”,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展示“脱”的甲骨文字体,之后构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接着教师讲解“脱”汉字的由来以及发展,最后组织大家分析甲骨文和当今汉字书写的区别,进而提升字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拓宽学生识字量,为学生阅读、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这样在形象化的教学中,学生对汉字特征、由来有了全面的理解,进而提升了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


(二)巧用联想法,推动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汉字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设定字谜游戏亦或者采取故事教学以开启学生思维,将学生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帮助学生巩固汉字,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形势下完成汉字的学习,这一方法的开展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比如在学习“友”这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则可以从古代“友”由两个“又”的构成出发开展讲学,并融入古人以握手表示朋友之间的友情,这一说法延续到了今天,因为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兴趣的特点,所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汉字故事教学中来,在听故事地过程中了解了汉字的字理,同时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和感知,并推动着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采取辨异同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从汉字结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将汉字分为两大类别:一,合体字;二,独体字,其中独体字由点、撇、捺等元素组成,合体字则是在独体字+偏旁部首组成的,由于我国汉字种类多且字与字间的形态很相似,由此加大了学生的识字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巧用辨异同方法引导学生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以深化学生对汉字的把握,进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语文知识,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巧用义缀法,推动学生全方面掌握汉字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方法,该种会意字由不同构件组合而成,所以在开展会意字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汉字拆分为不同构件,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构件的意义,之后在引导学生将其联系起来理解汉字,最后由义到形,全面的掌握该汉字。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基于汉字字形,将其编制为小诗,比如汉字“山”:
        平行地面上耸立起三座山峰
        它们峰峦相接
        又单独矗立
        屹立于世界之巅
        汉字就是诗意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特征。将单一汉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可以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触摸到汉字的温度。
结束语:
        利用字理开展汉字教学,汉字教学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将其化作了一则故事、一首诗。身为一名基础阶段的语文教师,要追寻汉字的踪迹,立足汉字字理,理解其情感和价值感,进而在汉字的学习中理解文化。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只有健全好字理和识字教学体系,并善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定可以实现字理识字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一定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追根溯源,咀嚼原味[J].锋绘,2018(008):P.64-64.
[2]徐映仪."理趣"结合,有效识字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J].语文课内外,2020(17):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