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师德修养,做新时代幸福教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高林涛
[导读] 习总书记曾提出过“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高林涛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大浪淀中学
        摘 要:习总书记曾提出过“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提升师德修养是新时代进步的要求,作为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修炼内在素质,提高教师形象,做新时代幸福教师。
        关键词:责任心;师德;担当;幸福教师
        习总书记曾提出过“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榜样引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重任在肩。而要成为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就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因此教师要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举止,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怀,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学识水平,去影响学生们。
一、与时俱进,提高政治觉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020年乍暖春寒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学生们都被封锁在家中不能到学校学习,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坐以待毙,习总书记教导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教书育人作为我们伟大而神圣的使命,所以我开始学习网络授课,听说钉钉是一款不错的办公软件,我下载了钉钉,将学生们拉到钉钉群,开始了我的网上直播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我熟练了网络授课的技能,学生们也适应了这种授课形式,如此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下,我们的学习课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并且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很高涨,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处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防疫宣传工作之外,我还做起了防疫志愿者,在县城的重要路段排查来往车辆人员情况,严防死守,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付的任务。
二、提高师德修养,用行动影响学生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之后,我愈加发现原来的师道为尊的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作为青年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着、督促者,我们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他们是天真无邪、纯洁无瑕的,像一张白纸,等着我们去绘画,那么我们从教者要更自觉提升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静下心来,把胸怀放宽一些,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从学生中来,和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处于什么阶段,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再到学生中去,给他们送去知识,探讨方法,激发学生热情。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影响下,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引下,定能茁壮成长。我们的努力会在多年以后开出美丽的花朵,熠熠生辉。那是学生对我的最好的答谢,最珍贵的礼物。
        刚刚从教的时候,年轻气盛,自认为有充实的知识,有课本上学来的教学方法定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然而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的,一次次不理想的结果让我有退缩的念头,有时也想得过且过,放任自流,可是“教师”这份沉重的责任告诉我不能这样做,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输送的是祖国的栋梁啊。当我静下心来,摒弃心中的浮躁,一遍一遍思考,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其实成功后就在不远处等候,只是我还缺少恒心和毅力。

面对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我没有退缩的理由,既来之则安之,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于是我每天钻研教材,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听课做教研,关注学生动向,尽量用适合他们的方法去教授每一节课。同时我规定自己严格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不迟到一分钟,不歧视,不侮辱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相信他们能做好每一件事。我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一起实现着我们的人生价值。
        三、高度的责任心是师德修养的保障
        俗话说:教书是一份良心买卖。我们不会收获真金白银,我们可以收获桃李满天下。高度的责任心是教师应有的品质。作为学生思想的领路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一桶水,甚至是源泉活水,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紧紧跟随时代发展脚步,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勇于改革创新,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大胆采用适应现代中学生的方式激励他们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还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做好常规教学,日复一日,尽职尽责,不厌其烦。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智商和学习水平各有差异,在教学上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区别对待,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就多鼓励他课上发言;有的孩子基础差,一有进步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有的孩子虽然智商高,但是课上小动作多,要批评教育,监督他改掉毛病。只有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浅下心来做学问,才能事无巨细,抓好教学中的每一环。高度的责任性使教师的师德修养得以提升,是师德修养的保障。
        四、甘于奉献是师德风范的体现
        人们常常将老师比作“人梯”、“春蚕”、“蜡烛”是出于他们的甘于奉献的精神。从古至今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潜心育人,多少个夜晚他们还在挑灯备课、批改,不求回报。他们中有的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有的舍小家,支边援疆,勇挑重担;有的带病坚持上课,倒在了三尺讲台上。他们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是师者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们把心交给了教育事业,诠释了当代教师的神圣使命;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这些不都是甘于奉献的精神体现吗?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做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也许,教育工作对于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场修行,不断修炼沉淀自己,不求名与利只为一份责任与担当。利用三尺讲台传承中华文化,传递人类文明,提高国人素质,培养科技人才。见证祖国的繁荣与强大,一路走来,一边播种,用心浇灌,收获幸福。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求索,做新时代幸福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谈怎样做好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J].才智,2018(14):15.
         [2]刘建华,陈芳.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5(18):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