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华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265400
摘要: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灌输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改变对于学生模板化的培养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具有自我特色的独特个体。差异教学作为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更有利于各层次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差异教学 应用策略
引言:差异教学是一种要求老师“看见”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策略,在大班集体教学的环境中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的教学应以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让所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在自身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收获和发展。这样的目标要求决定了差异教学策略从本质上与“齐步走”式的教学模式的区别,差异化应该浸透入整个教学过程,从尊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拟定有差异的教学内容,设计满足差异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评价,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中才能保证学生在集体的环境里保持自身特色和独立个性,在同一个课堂收获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资源。
一、教学目标差异化,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已经较为成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偏向,并且学习习惯也较为固定。有些学生更擅长理科,有些学生更擅长文科,部分学生更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异教学策略就更为重要。生物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科学科,教师在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对学生兴趣和擅长领域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理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定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差或对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兴趣不大的学生,应该首先确保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们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总结细胞的结构组成以及各结构的作用,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勾画结构图,并且运用结构图进行汇报。因为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课本身内容比较细致,涉及到的概念较多,小组学习的方法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组内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对于基础知识有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但无论是不同的组别还是每个小组内部的学生对于生物学习和知识掌握的本身都是有一定差异性的,教师在听取汇报和作出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问题。
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回答有缺漏的时候教师要耐心补充,并且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勇于发言的态度予以肯定。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基于课本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突破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目标差异化本质上要求老师尊重差异,并且对于学生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
二、教学方法差异化,挖掘学生个性化潜力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便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长期的教育探索和研究中我们也清楚的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只是优势各不相同。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也是一样的,有些学生更适合理论的记忆与总结,但是缺乏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有些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极强的发散思维,在实验课上较为积极但是对于理论的学习较差,这样的差异现状要求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制作结构模型的任务,在这节课的分组中教师可以有意的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搭配,在小组中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可以向组员们讲授DNA分子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要点,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讲解和课程的要求制作模型完成合作。这样虽然不同的同学具有差异化的潜力但是却可以在同一节课中得到发挥,并且老师可以对每一项工作的参与度进行要求与控制,偏理论的同学也要参与模型的制作,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也需要负责一定的资料采集,这样可以进一步补齐短板,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
三、教学模式差异化,形成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无形的,但是对于学习效果却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尝试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班级氛围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而划分小团体的情况,这样的现象无疑会加重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造成恶性循环。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打破这种氛围,破除成绩在学生中间树立的壁垒,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发挥作用,在班级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帮互助的氛围。
例如对于课后作业、习作或者如环境保护一课适合自学与分享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让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来进行讲解,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方面,负责讲解的学生可以在准备和授课的过程中对于知识有更深入的把握,另一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形成一个较为融洽团结的学习氛围,为班级整体进步打下基础。
结束语:差异教学作为一项教育策略应该全面具体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破除传统观念,以个性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培养学生,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收获,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亚琴.浅谈高中生物差异教学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8(02):91-94.
[2]甘萍.生物教学中差异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6):160-161.
[3]林飞.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