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烟台市 2651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初中作为重要的转折阶段对其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实施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引言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已经逐渐成为教师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若是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就很难保证学生能很长时间对学习感兴趣,再加之学生这个群体的自身特点,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学习懈怠和被动状态,而评价就刚好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逐渐形成普遍化,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展现出来,为课堂评价的有效实施设置了优越条件。教师在评价中能够及时、科学地将自评与互评结果提交出来,及时做好反馈处理。
1信息技术对初中教学的促进
1.1有利于教师评估分析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初中课堂中,往往采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了解掌握程度,根据分数和排名判断学生的水平,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在信息时代,教师评估学生真实能力水平的方式更加多样化。[3]例如,将学生在每一堂课的表现记录在文档中,将每一次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输入在平时评分管理系统中,结合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数,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学生真实能力。同时,各个科目的老师还可以通过联网,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1.2完善并丰富现有教育资源
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初中教师能够自由地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并结合PPT等软件,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简单的图片与视频,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理解知识。例如,初一的学生刚接触生物课程,对于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异同难以区分,教师通过网络资源能够下载动画视频,形象简单地向学生展示动物呼吸作用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慕课网等网络教学平台出现了诸多的微课资源,喜马拉雅等语音平台上也出现了许多简短的语音学习资源,通过微课以及语音学习的模式,学生能够扩大学习范围,扩展知识视野,在家中也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学习[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课堂评价的挑战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十分地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即过分注重教育的遴选功能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变革和需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来的教育评价方式暴露出了许多弊端,这阻碍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际能力的培养;重技能的教育,轻思维和价值观的训练和教育;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是我国传统教育评价的主要缺陷。而在具体的实践中,重教师的讲、评,轻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忽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和个性发展,忽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评价对面临的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对评价中如何使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的思考不足等,是当前课程评价改革要面对的具体和实际问题。
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3.1实作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是利用多种工具和形式来进行的, 能够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时做出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动作技巧等的评价方式。
在学习“复制、粘贴和剪切”这个内容时,教学的目标是教授学生复制、粘贴和剪切移动图形,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复制、粘贴和剪切移动图形的技巧,达到作图学习中的简单明了,学习电脑做图与纸张做图的不同。 在教学中主要分个点来学习,首先了解做图中复制黏贴的顺序;然后黏贴后的位置选定;最后重点学习黏贴的方法以及黏贴中透明度的区别。 在完成操作后,作品是不能够上交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运用实作评价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学生演示能够及时的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2]。
3.2注因材施教,考虑层次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我们要正视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及其发展潜力,在评价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给学生布置制作动画、演示文稿等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保存在自己的博客当中。学生可以随时修改,逐步完善,老师定期每月对学生博客和班级博客进行浏览和评价。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博客、论坛中进行操作层面上的交流。从而有效避免面对单一的评价内容时有的学生“吃不了”,而有的学生“吃不饱”情况的发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1]。
3.3利用相互评价的方式来进行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全局观念,要充分做好引导者,准确运用学生的评价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中通过自我评价和判断来充分做好反思,将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掌握清楚,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在此期间,可以运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互助互惠、共同进步,实现能力的共同提升。利用学生自己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能够多角度、多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通过转换角度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如在某校园网络评价系统中,运用以下方法来进行评价[3]。
3.4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在对评价主体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角色的评价期间要将主控转移至主导,从评价的总体方面进行明确掌握。除此之外,还要对评价方向、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把控,保证评价能够富有公平性和公正性。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就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和素养。但是,要想更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硬件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还要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对课堂中的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研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除了有效学习学科课程评价方法之外,还要明确自身优势,对其不断进行创新,找到更加有效的评价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更高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3.5重视知识评价,适度无误
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正确、有无错误,是否与教学任务、目标相符,是否超出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是否难易适度,是否前后连贯、先后有序,是否做到了以点带面、详略得当。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不论难易详略,按顺序一股脑儿全灌输给学生,学生学得一头雾水,课堂收效甚微。相反,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却善于抓住教材中知识的重点,梳理知识点,将知识点加工处理成不同的问题和任务,[2]逐个引导学生解决,如此,传授的知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形式灵活多样。
结语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评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同时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更需要教师在平时每一堂课中努力付出,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以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三:教学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6).
[2]郑明达.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9(9).
[3]张文静.润泽生命,静待花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点滴体会.新课程:中学,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