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袁娜
[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
        袁娜
        莱州市实验小学        26140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在新时期下,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展示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营造学习氛围、开展教学活动、组织科学实验等方面,探究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氛围;兴趣;科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讲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如果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能够融合更多具有趣味性的知识以及科学实验等,则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同时也可以彰显小学生的主导性,挖掘小学生的科学潜质,并鼓励小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采取比较枯燥和单一的讲解方式,为小学生灌输科学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导致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没有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难以深入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反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小学科学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以及微课等教学平台,能够将科学知识,转变为动态化的图片以及小视频,帮助小学生理解学习的难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和观看视频等方式,营造出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大蒜种植”相关的内容时,虽然很多小学生见过大蒜萌芽、成长以及结果等自然现象,也很少有小学生主动探索大蒜种植这一过程,因此教师就可以体现使用多媒体为小学生制作大蒜种植的教学课件。将大蒜种植的方式,萌芽、叶子的成长等过程通过动画的方式播放出来,让学生能够有直观的感受和学习。这样科学课程的学习就会呈现出趣味性,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快速的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引导小学生深入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对展开系统性的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小学科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固定的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科学知识与生活、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小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进而构建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比如:教师可以划分学习小组,并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实践探究任务,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搜集资料并设计科学实验,完成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进而增强小学生的探索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
        如:青岛出版社教材中,学习“沉和浮”的知识时,很多小学生对“力”的概念还不够了解,加上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教师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实验,探索为什么小船不会沉入水底?小船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小学生搜集实验的器材、动手制作小船,并完成实验,观察实验数据,思考实验问题;最后通过讨论的方式,化解问题。这种将小学生作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展示出小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并让小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和操作中感受到科学课程学习的乐趣,对培养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交流,开展生活化教学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让教师全面了解小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和调整教学的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提升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与小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其次,教师还应该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元素,寻找科学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性,鼓励小学生从生活中探索科学的奥秘,进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青岛出版社科学教材“弹簧里的学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使用弹簧?并为小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弹簧,通过按压的方式,感受弹簧的弹力。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学习了弹力之后,让小学生开动思维,将弹簧与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结合起来,还可以展示出不同的功能和效果;并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制作出不同的物品,进而增强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科学教学离不开日常的生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增强了科学教学的质量,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展示出小学生的能动性,让小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并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案,引导小学生积极实践和应用,进而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为小学生营造出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学习氛围,启迪小学生的智慧,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小学生动手实践,从科学实验中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增强科学教学的质量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融合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能够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勇于创新,突破思维定势。
参考文献:
[1]滕照媛.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36.
[2]黄恒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索[J].课外语文,2019(24):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