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于行,德育铸魂蕴新熠—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德育工作与不忘初心师德立行的有机结合与构建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屈洋
[导读]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19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屈洋
        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小学草场街分校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19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工作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应当更具有中国梦新时代的使命感与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邀请全国思政课教师代表畅谈交流。
        这一系列活动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与做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理念与德育宗旨。“立德树人”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重要组成体系与资格立职的本质所在。《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因此,“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的教育信仰与信念。在“德育为先”的道德教育中,“立德”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点与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构建中小学生的道德理念与道德情感显得尤为重要与突出。
      首先,作为中国梦新时代的“智慧型”教师应该具备具有划时代的坚定人格的核心素养与高尚的政治情怀与站位。习总书记亲切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正心诚意,一身正气”。所谓“正心”,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所谓“诚意”,就是对学生要用心、用情,真正关心、尊重学生。所谓“一身正气”,就是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只有言行一致,才能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爱育人。
        根据习总书记的亲切明确的指示精神,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其中的一员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立德树人”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信仰,以“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奋斗目标为追求,才能心诚志坚地开拓光荣伟大的教育事业。这样才能不断将德育立于思维意识中,做到可塑性与实践性。小学阶段是人生奠定基本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仁爱之心”“师德友善”和“无私奉献”的博爱之情,我们就是要点燃灵魂中最美的“真、善、美”的灯塔,让和谐的善美灯塔之光照耀每个学生的心灵空间,让莘莘学子的心灵空间得到“师德之爱”的温暖与沐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风帆,不断激励“中国梦”航船的奋进与前行。
        二、“铸魂育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念与决心。通过“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和“榜样”的力量,不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行为,感染学生、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从而铸就灵魂的纯洁与清明,绽放培育学生人格品质的光芒与理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的前提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强胜,要有坚定的政治志向与理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理论体系为支撑的价值认知体系与动力,才能培育出有胆识、有气魄、有素养、有人格魅力的合格中小学生和接班人。教师的德育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立德教育。


        三、新时代的广大教师更要有全新的思想政治智慧理论与通达明朗的政治思维,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与道德价值素养的构建与完善。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四、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重视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用师魂绽放师德的魅力和光芒。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宽严并济仁爱有嘉。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德育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
        在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德育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也做到扎实有效。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德育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加强学习与提升教师魅力。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有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模范老师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模范老师们对教学的改革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教育是我们衷爱的神圣事业,育人是我们所承担的光荣使命。我宣誓: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善于协作;用爱心塑造心灵,用真情感化真情,用人格熏陶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让每个学生都能爱我们,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用我们的汗水与心血赢得光荣,用我们的付出与努力换来荣耀!
        在新时代这个让中国人民奋进的伟大的崭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周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教书育人的榜样楷模学习,立足于本职工作,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理想火花点亮思想政治的火焰,来照亮奋斗征程路上的开拓者、进取者,不断攀登新的历史起点与高峰,铸就思想德育的新辉煌。从此使得我国  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伟大光荣的人民教育事业不断熠熠生辉与光芒永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