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红
重庆市秀山县峨溶镇中心校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向“德、智、体、美、劳”这5个方面全面发展,力求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黑白,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三观的关键阶段,学校是进行德育的主战场,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决定作用。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日常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管理教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等都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小学班主任组织开展励志教育能够很好地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小学生德行方面的良性发展,为学生未来美好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策略
当前阶段的小学生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与家庭的过度关爱使得学生的抗打击能力较弱,理想与志向越来越少出现在学生的世界之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总是想到依靠他人,在犯错时总是在第一时间推卸责任,学生缺乏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都让人觉得十分担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师的德育工作未做到位,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管理者要在校园积极开展励志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志向,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常见问题
(一)师生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师生矛盾一直存在小学的教学中。科任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作业,希望学生专心听讲,希望学生学有所得。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贪玩成性,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对未来生活的真实认知。科任教师有时候采取的行为会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如科任教师讲课时候不喜欢学生吃东西。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控制力比较弱,当他们饥饿的时候就会立即补充食物。科任教师看到学生出现类似的行为就会制止学生的行为,两者的矛盾就被激化。小学班主任常常处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尴尬地位,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两者的矛盾,使得师生双方和谐相处。
(二)班主任工作事多压力大,分身乏术
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的大小事务,在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处理突发性工作。事多压力大导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分身乏术。对于班主任而言,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班级纪律、班风建设、班级学风、常例会议报告和上级的安排。事务性工作难度低,但是十分的繁杂,耗费精力和时间。然而每个班只有一个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多且细。如果出现问题,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负首要责任,压力十分的大。班主任工作事多压力大,导致于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学生,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班级氛围的打造。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励志教育的策略
(一)班主任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励志教育理论
班主任除了负责教学之外也要负责管理课堂之外的班级纪律、卫生,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及与家长沟通等工作,是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教师,班主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若想要更好地开展励志教育,发挥励志教育的最佳效果,班主任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将学习成绩与励志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重视励志教育,通过互联网观看教育专家的有关励志教育的主题讲座或者与其他班主任交流等方式主动学习励志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班主任将励志教育工作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在班干部的选择上要将学生的品德修养作为选拔的标准,并且保证选拔的公平性与公开性,向其他学生说明选择班干部最主要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其次才是学生的能力,让小学生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向良好的品质方向靠拢。
(二)组织励志主题班会,营造励志教育氛围
班会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会是学校要求教师定期举办的一种班级活动,班主任要想开展励志教育可以以励志教育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了解励志的重要性。励志教育主要包括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赏识教育,班主任可以围绕这3个内容分别开展主题班会。规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为小学生营造浓厚的励志教育氛围。首先开展以信念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利用自习课时间告知学生班会的明确要求,要求小学生在正式班会开始前自己去收集一些励志人物的事迹,然后在班会上要求学生给其他学生讲述自己从励志人物人身上学到了那些信念以及谈一谈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了解信念的力量和重要性[2]。其次开展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时,让小组学生围绕道德教育进行板报制作,对此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指导。开展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在采取集体朗读励志信的活动模式,让学生在班会中朗读励志信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励志信的看法。赏识主题班会与其他两种班会不同的是,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3个主题班会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改变,让学生明白责任、理想、勇敢等美好品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根据这些意志品质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开展学习励志名人活动,丰富学生的见识
小学生对权威有一定的依赖性,班主任应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安排固定的时间开展学习励志名人活动。班主任可以现将学生分组,然后让每组的学生自行搜集励志名人故事,要求学生将名人励志故事表演出来。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让表演的学生认真思考励志名人的所做的努力,将其事迹进行展示也能够让学生站在名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一定的人生道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合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示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故事的激励下主动树立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主动向励志名人学习其身上具备的难能可贵的品质。
三、结语
总之,如果班主任想在励志教育中做好工作,那就从自己入手,改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素质的发展,积极学习励志教育理论,了解励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并组织励志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创造励志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崔驰,朱更强.励志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之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8(19):53-54.
[2]李沃行.探索在竹文化中进行小学生励志教育的实施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63-64.
[3]王磊.让农村孩子沐浴在优质教育阳光下——宁阳县泗店镇大孟中心小学励志教育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