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措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周光林
[导读] 中职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是介于理实一体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之间一种探索中的实训模式,
        周光林
        四川省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中职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是介于理实一体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之间一种探索中的实训模式,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多元学习,实现“学生”与“员工”一体,是“现代学徒制”的一种有效偿试,能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实现学生→准员工→员工在心智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转变。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能保障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持续正常开展过程中实现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清晰、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措施、保障
        一、问题提出
        “职业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生产性实训车间,兴办技术创新机构”,生产性实训作为教学改革的步伐已经迈出。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基地,教学改革的推进是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探索和实践印证: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模式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缩短从“学生”到“员工”的适应期。根据学生实际实现分层教学和多元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跟单式生产性实训对学生在校学习有如此多的益处,为什么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开展,或是短暂的开展一段时间就终止了?实际工作中又有很多学校想开展,但又不知如何开展。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随时要上课,没有时间和精力保障生产现场的持续、产品质量的监控、生产进度的准时、学生的安全管理、来料管理和产品的发货等,因生产进度和技术保障两方面造成生产性实训中途而废的情况很多;二是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就是好不容易动员参加了,却因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没有主动钻研的意识和意志力等原因无法坚持,造成生产性实训终止的情况也有。根据多年对这种实训模式的探索、实践、研究和总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保障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持续正常开展的前提。
二、相关概念
        跟单式生产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根据学校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向学校提供生产定单,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在校学生按照定单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企业支付生产费用的一种校企合作形式。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是在跟单生产过程中以在校学生为生产主体,教师为组织者与指导者,将学生与员工、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学习与生产有机融为一体且行之有效一种实训模式。它是介于理实一体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之间一种探索中的实训模式,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和“员工”一体,逐步实现学生→准员工→员工在心智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转变。
三、推进措施
        1.建立生产性实训管理团队,明确职责,严格考核,是保障工作有效推进的前提。
        建立教师管理团队,专人担任厂长,下设生产主管、人力资源主管、后勤管理员、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职责明确到人。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参照学校奖励制度,制定生产性实训管理教师奖励条例,按照职责严格考核。
        2.制定作业指导书,细化工作流程,是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实训安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有效措施。
        制定生产性实训作业指导书能有效保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能在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准备、生产管理、接单和发货、产品质量监控和问题处理等方面责任分明,开展有序。其内容包括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工作步骤包括人员确定、实训准备、生产管理、接单、采购、交货、产品问题处理和学生评价,每个步骤都制定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完成时间,便于对责任落实。
        (1)生产准备
        学校生产性实训虽然对生产场地、人员、产品数量、技术要求不高,但生产主体是学生,存在操作不熟练、量具使用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自信心不足、生产用图纸和教学用图纸的差异大造成识图困难、长时间单调工作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等问题,严格的工作流程是顺利、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基础。
        (2)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管理是跟单式生产性实训管理的核心,这一环节涉及到学生的安全、产品的质量、生产进度和财产的管理等。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是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信心的强型针。
        3.实训指导教师是保障“学生”与 “员工”一体,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合理选择。
        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时间一般为8小时5天工作制,按照6~8名学生配备一名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就能确保生产的持续性和安全性,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指导教师一般是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制需要制定相关措施,实现好聘人、聘好人。
4.将生产性实训的考评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是生产性实训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公平、公证、公开地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评价是激发学生兴趣、保障学生积极性和思想稳定的稳定剂。实践证明,建立生产性实训学生评价方案和奖励制度,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保障实训过程稳定,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比如:建立《学生生产性实训选拨制度》、《学生生产性实训奖学金制度》、《学生生产性实训就业推荐制度》、《学生生产性实训评优制度》等。
四、讨论与建议
        建立完善的生产性实训保障措施,对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生产性实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以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1)健全生产性实训学生培训制度。(2)将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团队的考评与学校考评体系融合。(3)提高生产性实训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延芳、丁洁.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理论问题探索   高职探析  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3期
[2]王芳.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分析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0(10):67-70
   [3]刘绪华.机械专业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模式探究   当代职业教育  2013年
   [4]《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  2012年12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