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潇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浙江宁波 315806
摘要:为了分析研究出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给业余跳远运动员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发现:影响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助跑技术,还有视觉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关键词:跳远;踏板;准确性;分析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跳远是一个速度与力量技术相结合的项目,助跑是跳远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随着运动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教练们慢慢的从抓速度、力量的训练理念转变为侧重于高速助跑与准确上板为中心的科学训练。目前业余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大部分还处于抓速度与力量的阶段,对于跳远踏板准确性的科学训练接触过少。从跳远的比赛可以发现业余水平的运动员上板成功的频率不高,这就表明了平时的训练手段对于上板准确性方面的针对训练缺乏。运动员踏板的准确性是我们跳远训练中的必须训练的任务。作为短距离的爆发型运动项目而言,踏板的准确性是我们提高运动成绩的必要条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在本文选题过程中,在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为本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2.2.2 访谈法
与田径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访谈,充分听取他对本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2.2.3逻辑分析法
主要通过归纳、演绎等逻辑学原理的运用,使研究系统化、理论化,并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在阅读一系列的文献后,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将影响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五点,分别是: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运动员的助跑技术、运动员的视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员跳远时的环境因素等,如图1所示。
3.1专项身体素质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良好的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需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有些运动员虽然掌握了正确的专项技术,但身体全面素质发展水平落后于技术水平或不适应专项技术要求,发挥不出应有的专项水平。由于身体素质差造成运动员在助跑时前抬腿不够、后蹬不充分、身体晃动、速度较慢等,从而导致助跑准确性下降,起跳无力,影响专项运动水平的发挥。
3.2助跑技术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3.2.1助跑距离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助跑速度的大小,高速助跑是获得高速腾起初速度的前提,它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很大。助跑距离的长短,应以保证助跑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定。助跑距离太长,运动员消耗体力过大不利于踏准踏板和快速起跳,助跑过短又不利于运动员发挥速度,影响运动成绩,还会使运动员过度紧张。
3.2.2起动方式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起动方式有站立式和行进间起动。其中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从而使起动的蹬伸力量、速度、步长比较固定。而行进间起动,虽然动作放松,容易发挥速度,但速度、步点、身体姿势都不易控制,导致踏板的准确性减小。由静止状态开始的起动方式、起动姿势和第一步用力相对固定,起动后疾跑的节奏固定,有利于助跑全程节奏的稳定性和后程获得较大的速度,踏跳的准确性也好。运动员要根据自己的助跑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起动方式。
3.2.3助跑速度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助跑速度忽快忽慢,助跑步幅忽大忽小的现象,主要在于运动员掌握快速助跑技术不够稳定,同时反映了他们助跑的节奏和心理状态,不敢跳、怕犯规等,从而造成踏板不准,影响了技术的发挥。很多资料显示,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就是目前的优秀运动员发挥出最好运动成绩的助跑速度也只是本人最大速度的93%至96%,超出这个范围,跳远成绩反而下降。
3.2.4肌肉放松能力差对跳远助跑的影响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肌肉放松能力差,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该放松的肌肉不会放松,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将造成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动作多,使泛化过程的时间长,分化能力差,技能的动力定型就慢;肌肉放松能力差,不利于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而在生理条件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拉的越长,收缩时表现的力量就越大;肌肉放松能力差,也不利于调动更多的肌纤维数量参加工作,使肌力不足。这些因素都对跳远助跑的速度和踏板的准确性有影响。
3.3视觉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3.3.1视觉会产生距离感偏差
跳远的开始阶段,在视觉系统参与下,既要看清楚起跳板,还要形成距离感,这时如果空气透视度低、光线太弱、运动员视力不佳或者背景参照物(围观人群、树、沙坑的平整等等)的差异,运动员往往不由自主地出现助跑节奏、步幅、动作结构、人体运动方向的变化,破坏原有的动力定型。
3.3.2视觉会影响身体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助跑过程中,难免有身体重心的起伏,头的姿势以及目光不可能保持绝对的稳定,这些不可避免的多余动作会造成我们所不希望的视觉感,增加中枢神经的处理工作,从而影响到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带来助跑节奏、运动方向变化、技术动力定型破坏,使助跑准确性下降。
3.3.3视觉会影响注意力的分配
我们经常看到初学者往往在上板的前几步盯着起跳板,导致捣碎步、步点不准,或者水平速度利用率降低,这就是过分依赖视觉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
3.4心理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跳远运动具有紧张、激烈、竞争性强和胜负偶然性大等特点,在客观上使运动员承受比平时训练更为强烈的刺激,因而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心理反应。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士气、信心和运动竞赛能力的发挥。出现助跑踏板不准的心理状态大致有:期望成绩太高而心情紧张、助跑时受环境影响而注意力不集中、观众人数多、缺乏自信心、害怕犯规等。
3.5环境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运动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比赛场地、天气状况和风向风速都会给比赛带来不利的影响,若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尽快适应场地的不利因素,将会引起助跑动作、速度、节奏发生变化。如煤渣和橡胶跑道、顺风和逆风、晴天和阴天等等不同的环境,对助跑踏板准确性影响很大。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应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等不利条件下训练,多参加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测验和比赛,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
4结论
本文经过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影响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助跑技术,还有视觉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专项身体素质差会造成运动员在助跑时前抬腿不够、后蹬不充分、身体晃动、速度较慢等,从而导致助跑准确性下降,助跑过程中不同的助跑长度和助跑速度都会使运动员的踏板准确性发生变化,此外视觉、心理和外界环境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运动员的踏板准确性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强,虞锡芳,高峰.视觉判断在跳远运动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2]马开坪,杨晓兰.对跳远最后几步助跑节奏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
[3]史作阳.成功跳远的切入点——掌握和控制跳远的节奏[J].田径,1999,(8):18-20.
[4]孙雯.如何提高少年运动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J].田径,1998,(9):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