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长布镇萃文中学,广东 五华 514459
摘要:道德品性从来都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基本准则,而后才是去考量个人能力,而高中生正要从校园迈入社会,道德品质是关键,而不仅仅是以文化学科成绩做标准去判断优良与否。高中生的观念意识已经初步构成,当然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也正处于思想敏感时期,此时的教育引导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青少年时期的筑基将会影响长远,所以马虎不得。本文针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路径进行探究,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德育教育;思想品质;道德涵养;教育探究
引言:思想品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无论什么境况都要先做人、后做事,而且这也与人本身的思维观念有所关联,影响人的行事和判断,所以具备良好的品质至关重要。高中学生在文化程度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而道德涵养也要做到同步保持,甚至要优于知识文化,毕竟德行为先方为贤。作为教师应该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自然是要从心性品质入手,而不仅是局限于文化成绩的培养,生活细节和思想品德也要给予高度关注。
一、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学习压力空前巨大,身上的担子很重,难免会导致心态不平衡以及出现一定程度的厌烦情绪,作为教师自然要给予关心和疏导,以生为本所要做的不仅是关注学业,更是要为他们的成长轨迹铺垫好方向,这也就是德育的本质,即学生的思想、心性、行为以及状态,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关注的点。试想一下处于成年临界点的高中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以及正确的观念,那很容易一念之差造成遗憾和错漏,德育不应该是长篇大论的理论教育,而是要把握每个细节去传输,思想观念的涵养也是要点滴渗透。同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温暖和关怀,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以身作则去引导他们,把学生放在同等高度去对待,亦师亦友是最好的教育状态,毕竟让他们听得进去才是良策。让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以及正向的观念意识,如此,他们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各种环境也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这都需要教师去浸润涵养。
二、高中生德育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从心出发,个性化教育,优化班集体氛围
德育教育一直都是一个大课题,并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够掌握的,高中学生已经成长至青少年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少年少女大多都拥有自己的思想,不愿意被束缚,也会紧跟潮流,去追逐自己内心认为美好的东西。而道德品质可以说是至善至美的存在,但是这方面的教育要找准切入点,拿着课本教材生搬硬套肯定是行不通的,文化课教师应该另辟蹊径,用学生愿意接受的语言和例子去引导他们,也就是说要匹配对接。好的成长一定是百花齐放,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思想,只要是在正轨上前进,与众不同又何妨?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涵养氛围非常重要,尤其是班集体的氛围,结合以上观点,其实可以尝试个性化教育,另辟蹊径地进行班级管理。比如高中学生都处于偶像崇拜时期,教师可以挖掘这类事件背后的闪光点,例如提倡学生向偶像看齐,首先礼貌教养和善良温暖是必备的特质,其次是在自己的领域努力拼搏、发光发热,所谓偶像就是作为学习目标,引导崇拜者和他们一起变得更好。德育教育可以借鉴这个模式,让学生从内心有坚定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在学业上如此,在人生道路上亦是如此。
(二)观念培养,主题班会课,升华学生精神度
高中生的生活大多数都是被学习所占据,无论是课堂时间还是课余时间,几乎都是被文化知识所环绕,所以德育教育并不要像正规课程一样去开展,不然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毕竟道理都懂,太过理论化总是会显得刻意。其实观念培养都是靠细节去渗透,而学生总是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点去吸收,就如同感兴趣的事情总是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平时的思维和行为也会不自觉地去靠拢,而德育教育也要达到这个境界。教师其实可以尝试主题班会的形式来侧面渗透,主题当然是与德育相关,但是别规定得太固有化,要知道德育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极其广泛的,例如爱国情怀、坚韧毅力、善良有礼等,所以大可以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所思所想,万事皆可往道德品质上归纳。此外还可以用故事引入观念,还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等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一些细微的角度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家国大义、情怀感恩就非常具有感染力。当然从日常角度也很好切入,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困扰或是现状都可以,教师和其他学生去聆听,必要时进行疏导和帮助也是很好的助力。说是班会其实是一种精神交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惺惺相惜,互相理解帮助就是德育的直接体现。
(三)环境造就,实践性活动,德行习惯成自然
所谓身体力行、实践出真知,德育也是要付诸行动的,道德品行大多都是从言行中体现,观念养成当然是必备基础条件,而付诸行动则是巩固,只有在日常行为习惯中贯彻才是真正的学到,文化知识是如此,德育教育亦是如此。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指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人之成长本就是如此,给予什么样的教育模板,所造就的形态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要有好的环境氛围去涵养。高中生活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因为如果喜欢一样事物或是喜欢一种状态,就会不自觉地靠近,然后沉浸其中,而德育就是需要这种状态,所以可以举行一系列德育相关的活动,进行德育培育的同时也是帮学生放松身心,暂时从繁忙的学业中解脱出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的礼仪举止,尝试复兴国风文化,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身着汉服去逛博物馆以及文化展览,自古以来教育讲究贤良,仁义礼智信都是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代表,也是我辈不能丢弃的精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这些特质融入生活,真正做到善良待人、文明礼貌,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新一代学生将我国文化传承并发扬是非常光荣的事。
三、结束语
思想道德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重要品质,是需要不断保持和巩固的特质,而学生正是处于塑造品性的关键阶段,一定要时刻注意涵养和培育,愿学生能够保持赤子之心,一路走下去,不舍温暖纯良,坚持爱与自由。
参考文献
[1]闫广芬,程岩.史观教育:高中生德育的重要基石 ——基于对天津市某重点中学师生的访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0):71-74.
[2]刘华,任允霞.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速读(中旬),2019,(12):177.
[3]张彦玖.以情动人,化文为德 ——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科教导刊,2020,(27):145-146.
[4]杨杰.浅谈职业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福建茶叶,2019,41(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