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益飞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211300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实际中,各学校都会按照上级要求,以田径项目为主,组织一次全校性运动会。绝大数班级都以本班团体总分在全校或年级的排名为主要目的,忽视了组织参与运动会过程中的其他教育功能。现实中,运动会只成为极少部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大部分学生因为无任务或不够资格,基本不参与运动会,甚至不关心,被边缘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的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在高中学校运动会中,如何实现体育的“立德树人”和“健康与全面发展”功效的最大化?笔者根据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精选了高年级两个行政班级进行了尝试。
一、达成共识,赛前谋划
1.有效沟通与谋划
体育教师积极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准确阐述活动组织思路,共同探讨并制定全过程运行框架;培训班级主要班团干部,引导他们如何开展相关工作。
2.转换角色适时指导
校运动会应当是学校为学生搭建的展示舞台,学生应当是主角,教师应该只能总体上作方向引到、细节上出谋划策。班主任与体育教师旁听指导,班主任负责纪律、协调等,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班主任在班级内发布运动会组织工作策划的《公告》,指导成立班级参赛筹备工作组。一般地,筹备工作组由7人组成, 1人为总策划,6人为条块负责人(以下称“组长”),通过班主任提名,班级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活动总策划。由总策划主持专题会议,选拔筹备工作组其他成员。筹备工作组制定参赛组织运行方案,交班主任审核把关,提交班级讨论定稿,并要求全班学生服从统一安排,若有异议及时提出。
3.明确岗位双向选择
在班级唱响“人人均参与、个个是主角”的口号。结合班级人数,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总策划带领全班学生开展工作。筹备工作组下设六个小组,分别是竞赛组、后勤组、宣传组、商业运营组、纪检组和志愿者,组长由一名筹备工作组成员担任。各小组成员招募途径:第一、由各组长根据日常表现,主动邀请部分学生加入;第二、普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按照顺序报名2个岗位,可以参照实际情况进行调剂。招募工作结束后,立即在班内公布,并组织培训和集体宣誓。组织培训时,明确岗位职责。
二、明确指标,赛中观控
教育的功效发挥是否充分,关键在于过程的管理。赛前,在班主任指导下,纪检组根据各组的工作类别制定考核办法。赛中,班主任和总策划各带领一组纪检组巡察各组表现并记录。巡察范围全覆盖,可分片区一和片区二。片区一涵盖竞赛组、宣传组和志愿者,片区二涵盖后勤组、商营组和纪检组。每半天,班主任和总策划对调巡察范围,并互通信息。巡察时,参考上述表格中每组考核指标给予量化评定,分值分别是10、8、6、5分,详细记录不到位情况。
各组长每半天召开一次碰头会,总策划负责召集和主持会议,各组长简要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紧急必要时立即汇报),纪检组长通报检查情况,班主任进行点评并提出要求。
三、深入剖析,赛后总结
运动会结束后,专题总结会是相当必要的。不仅能引发学生主动反思,提升工作能力,增强组内成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更能辐射到全班每一位学生,以深度挖掘运动会的教育价值。各组根据本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在下周班会进行现场专题汇报。一般地,在现场报告会上,每组安排1-2名学生发言,发言时间不超过4分钟。根据各组的工作性质和实际表现,提前确定发言对象和提纲。由组长阐述全组情况;拟表彰学生阐述自我得失以及今后如何改进。专题班会的组织流程:1.成员发言;2.组长发言;3.颁发荣誉证书;4.班主任点评。
学校运动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全方位的。动员全班共同参与,不仅增强班级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和规矩意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规则范围内“赢”,更能学会有尊严和体面的 “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