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语文教学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叶惠
[导读] 第一学段语文自主学习在教育内容上是一件颇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叶惠
        合浦县廉州镇官东小学
        摘  要:第一学段语文自主学习在教育内容上是一件颇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就目前教育情况来看,是对学生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以目前的教育情况,第一学段语文自主学习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第一学段;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目  录

摘  要    I
引言    1
一、自主学习概述    1
(一)自主学习的界定    1
(二)新课标对自主学习的要求    1
二、第一学段语文教学小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2
(一)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2
(二)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2
(三)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    3
三、第一学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3
(一)灌输自主学习意识    3
(二)强化自主学习动力    4
(三)传授自主学习方法    4
四、结论    5
参考文献    6
        
        
引言
        第一学段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要强调学生发展自主能力、探究研究、合作能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教育上,提供良好适宜的环境,给予学生发展空间。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上,需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且做好向导人,积极努力培养出优质的学生。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来的学生学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概述
        自主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自学、提问和讨论等多种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在这一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发现错误,自我反省和理解,持续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是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的唯一途径。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任务: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是给予帮助和指导,必要时需要纠正,确保学生在学习发展道路上健康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界定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主动学习了而不是他人影响或者强制。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不受他人限制要求。
(二)新课标对自主学习的要求
        要求具备读写能力。教师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读写的想法。第一阶段是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最好的阶段,规范他们的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并能将辅音、元音、声调和音节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
        要求学生培养阅读的乐趣。学生可以从阅读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一个人阅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可以简短的写出自己想要的话。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会学生表达,可以用书面的方式留下自己的话,写作是检测学生阅读的一种方式,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生写作能力好不好,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求学生可以很好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学会说话,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还有需要认真的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要有自信去表达自己的内容,上课学会积极回答问题。
        新课标对自主学习主要要求学生需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励下,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是良好状态。学会用空余的时间学习,学会反思,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第一学段语文教学小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思想上的引导少、行为上的示范差。引导少,就是没有或很少向学生灌输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或很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没有或很少给学生开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示范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做出了不良的示范,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使学生们感到学习就是老老实实地听教师讲课,老老实实听课就是好学生。
        教师在“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时候,会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不会自己探索而获得知识。课堂上,学生不会思考,课堂教学就会缺少思考这一环节。很多教师违背这个原则,他们是考虑到在课堂上启发所有学生思考,浪费更多的时间,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
        低沉的课堂,教师在黑板前面讲述的全部都是知识点,没有任何的修饰,简洁明了的告诉学生。虽然教师上课轻松,只是需要把知识点讲出来,但是学生上课确是无力,课堂的氛围也变得死板沉闷。
(二)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行动力十分薄弱。

课堂教学之所以会导致学生意识薄弱,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听课时,教师在教学上行动力少。教师虽然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很多情况下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呈现给学生,紧接着答案又一连串地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思考的机会就很少,被迫接受新的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上没有过多的课堂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把课堂从以学生为中心变成以老师为中心,长期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学生主动性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消退。
(三)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常常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去引导学生,缺乏一个定制的计划去指导学生学习;没有建立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学习乱七八槽,没有系统性;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氛围,在嘈杂的环境下,学生无法集中注意。
        低学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的指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低年级学生首先是没有自控力和自律力,教师在这一方面需要有耐心,耐心的指导学生安静的学习写字,教会他们注意力。对于老师,更需要的品质是耐心和好脾气。
三、第一学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灌输自主学习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通过习惯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意识,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倾向和教学需求。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而且在预习、听课、独立思考和课后作业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用良好的习惯来规范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天地人》的教学任务,本篇课文主教会学生认识6个生字,天、地、人、你、我、他,第一步骤主要要求学生正确朗读这六个字,收集有关天地人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指出相对应的汉字。教师需要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设计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导入新课,可以课前提问:“天空什么颜色?大地什么样的?人们又是什么样的?”然后请同学回答。第二,读中识字,学生自由试读词语,分组互助读词语,利用开火车的形式轮流读词语,注意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并示范正确读音。第三,展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认读,同桌进行卡片抽读。第四,多媒体演示天地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开一节新课的课堂上,用自己的教学风格指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制定规则,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断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文活动,并能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对知识的渴望,感受知识的海洋。从教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断的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让课堂气氛紧紧围绕教师的言语和教学思路,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
(二)强化自主学习动力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加强对每个学习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人的指导和教育。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习行为是主动的、不可替代的。
        在语文园地教学上、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和蔬菜,教导和玩游戏,让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表情他们带来的水果和蔬菜,感觉的特点在所有方面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然后让不同的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可以告诉他们真相从外观,颜色和味道等感觉。通过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水果和蔬菜的情况。在问题部分,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主动自发地学习。
(三)传授自主学习方法
        事实上,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最好方法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在教师说教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汉语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理解、联想和想象。语文课是充分发挥学生天性的场所。学生通过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方法是朗读和识字阅读。学生可以通过理解汉语拼音来阅读课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笔者阅读过一个案例,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的时候,很多孩子都竖起的耳朵在听课,在他们认为,老师是在讲故事,而且是一个很生动的故事。故事的结尾,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么?他们纷纷的说喜欢,还想听更多的故事。其实这也是一种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有了爱听故事的兴趣,但是在这个过程他们是开心的。
        在传道受业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更加重要的是,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教案,让学生对新学习到的知识产生一种难忘。
四、结论
        作为授课教师,要做到解放思维,提高对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往,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的被动接受能力,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未能紧随“新课标”的步伐,进而导致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落后,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既需要随时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拥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既要打破传统素材和老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也需要巧妙使用各类教学辅助工具,还需要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天性。学生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当他们的课堂地位得到提升后,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习兴趣也就随之带动起来了。在培养学生还要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灵活采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
        本论文虽然对第一学段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出了一些研究,但由于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查也不是很成熟,提出的教学策略也相对肤浅,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因此,仅望能为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也愿做抛砖引玉之用,为更加全面的研究自主学习过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江梅,徐艳贞.学前教育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78-91
[2]唐芬芬.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90-101
[3]陈永明.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8-90
[4]任平.啄玉-育人理念与实施[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1-56
[5]汪潮.小学语文名师教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7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