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花
合浦县廉州镇堂排小学
摘 要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此次研究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进行初探,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意在情景交融,破格出新,最终提升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目 录
摘 要 1
前言 1
一、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相关概述 1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1
(二)情境教学研究的意义 1
(三)我国情境教学研究的现状 2
二、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2
(一)情境教学过于形式化 2
(二)只把情境教学用于公开课上 3
(三)使用多媒体情景易走进误区 3
三、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3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方式拓展情境教育 4
四、总结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情境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思想,适应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所以情境教学法值得探究、值得引用,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显著成效。情境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令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借助于课堂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
一、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未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已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中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二)情境教学研究的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情境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情境教学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贯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实践证明,情境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思想。
面对新时期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形势,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境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境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境教学模式。
(三)我国情境教学研究的现状
在中国,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方面,李吉林著有《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诗篇》;李庆明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等;在推广运用方面,广泛开展实验,建立情境教学研究所,开设情境教学网、出版不定期杂志《中国情境教育》等。应该说,情境教学研究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无可否认,目前,情境教学研究出现了“高原现象”,暂时处于停滞状态。其表现在于,情境教学理论创新的水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新的突破,对情境教学实验缺少正当反思,研究队伍分散而缺乏整合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过于形式化
目前,语文教学上采用的情境教学多数集中在课文的导入环节。单一的情境创设作为课前的导入,是无法将预设情境和授课内容完美结合,只能单纯地激发或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情境创设应分阶段设计,逐层扩大、逐步深入、逐渐充实,把情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强化和协调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应该设计更多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景,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技能。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形式和内容,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相融合的境界。然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都是貌合神离,大多数情境教学只有毛皮而丢失了神韵,从表面上看是精彩无比,实际上却败絮其中,更加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过于形式化必将导致学生忽略语文本身的特点,导致语文课变成活动课、表演课等,是学生无法领会到学习语文的真正含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应避免过于形式化。
(二)只把情境教学用于公开课上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上课中几乎都不用情境教学,一是,觉得课前准备过于麻烦;二是,学生不习惯,使用后的效果也不大。正因为如此而造成了教师少用或不用情境教学,仅在公开课上使用。公开课上,学生对于一些媒体视频、音乐和语言等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有难度的教学就不能适应,也不能及时反应教师的用意,这样教师安排的任务也不能完成,最终导致学生语文成绩不高。
(三)使用多媒体情景易走进误区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复杂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画面展示、组合、切换、重复等方法解决,不仅从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等方面达到教学的多元化,比传统的教学更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在实际的操作上也会从在不少问题,例如,制作画面过多会忽视教学的重难点,如果课堂中过多使用多媒体展示教师就会成为讲解员或操作员,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
三、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文章的内容创设“情景再现”的模式,其课堂不但是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还能使学生的心灵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感受文章表达的主旨,提升语文学习水平。目前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根本出发点,在内容的设计上涵盖丰富的情境内容,这样便能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教师授课的同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扮演文章中人物的角色,鼓励学生尽情表演、阅读、理解和感受文章中表达的喜怒哀乐,促使学生可以在欢快的氛围下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方式拓展情境教育
由于对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已经普遍应用于个小的教学中,同样在各个中学也加大了投入硬件设施的力度,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里也应该提高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并不断加强和完善。比如,在学习《女娲补天》一文中,可以在教学后向学生展示关于女娲补天的动画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体会女娲甘于奉献的精神。这样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为语文教学创设了逼真的场景,还能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开拓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所能接受的方式。将这两者合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对情境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能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在情景模式的创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年龄喜好,积极结合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加强对语言艺术的追求,合理融入音乐等元素,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努力创造营造出具有心意的、符合日常生活情景的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积极做好引导的责任,是同学的个性及优秀的想法得到全面的拓展和展示。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升华,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寻找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够使同学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体验到成就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谭小艳.探索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73-174.
[2]杨李清.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21(08):148.
[3]王雪琴.情境教学构建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1):117-118.
[4]许金龙.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02):64-65.
[5]陈蕾.刍议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1(03):64-65.
[6]王慧.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101.
[7]顾虹.试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7(0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