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
广西靖西市第四中学
摘 要:“互联网+”框架下完全具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厚条件,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倡导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需要担负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责任。本文详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析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便为广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关键字:互联网+;自主学习;策略
中国社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并掌握各科知识的途径与方式变得多样化,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考量如何借助“互联网+”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这一课题,教育界专家与学者开展了讨论与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便利与机遇,同时也滋长了更多的挑战,下面就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展开重点探讨。
一、“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互联网 +”本质上属于信息技术在实现创新与发展之后的新业态,在知识社会中创新2.0促进下的经济社会凸显的新形态[1],它代表着时下的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它让中国社会的经济实体获得新生并充满活力,为大量的企业改革、发展以及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学生处在信息技术获得长足进展的时代,仅仅依靠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各科知识,是非常狭隘与短视的,而应该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培养出学生必须具备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学生具备了超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便可以借助这种能力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的那种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将不再是难题,甚至能够更自如的应对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触及到的各种难题。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下,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学生具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模式中必须不断创新,找到一种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相匹配的科学模式,更快的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去。
二、“互联网+”时代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途径存在局限
处在“互联网+”的时代,经常出现的状态是知识大爆炸以及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因此让智能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等这些智能化了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越发强大[2]。这个时代已经普及了智能化终端,让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影响。但即便是这种良好的契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暴殄天物,将这些信息化的智能终端设备大量的使用在游戏上,反而不去揣摩运用它展开自主学习。也就是说,他们学习各科知识的途径依然存在局限,还是过分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过分依托教材来获取知识。长此以往,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面永远狭窄,拘泥于课本知识。这种问题的存在就是学习途径的局限带来的,假如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途径实施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以提升,说到底也就是一句空话。学生对学习途径的发掘,直接能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但很遗憾,当前的情况就是大部分学生一直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
(二)自主学习动力缺乏持久性
实际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持久的学习动力。这种不变的学习法则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是有一定难度的,至少在部分学生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普通的学习目标并非能成为驱动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遇到拦路虎极易产生挫败感,在被多次打击之后,学生难以在短期内自我调整并继续积极投入学习中去。由此可知,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学习动力,才愿意克服学习的重重困难,方能将自主学习持续下去。没有持久性的学习动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与效率都难以提升,必须由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施培养计划。
(三)学习主体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学生学习的主体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学生甚至将考试及格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标。学生没有一个长久目标,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学习方法与途径的选择缺乏科学性,理想的学习效果不能实现。这种状况最终依旧体现在过分依赖课堂教学上,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行动。
三、“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一) 强化教师在线资源发掘与借鉴的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各大网络平台都推出了在线课程的丰富资源,比如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学堂在线以及智慧树在线教育等。此外,一些教育发达的省份还具备本省的在线开放式的课程平台。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在线资源发掘与借鉴能力,同时结合自身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而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自主学习的丰富多彩的资源。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各大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虽丰富异常,但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能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一些教师难以做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两者完成深度融合,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来开展教学。由此可见,提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具体实施办法就是要对相关教师实施一些配套的专业化培训。学校要组织专业的人员,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运用,让这些教师体验“互联网+”的教师研修过程,参与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研修,从教师研修模式的变革入手,从而推进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技能,让教师教学科学而专业,这样下去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再是难题。
(三)培养学生网络平台的信息获取能力
学生要快速获取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就必须利用好“互联网+”的态势,不能一味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步让自己拥有自我学习与自我规划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将传统的学习方式摒弃掉。教师要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得培养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来获取学习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扩大知识获取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更广阔的拓展信息的资讯,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采取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真正放开学生手脚,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与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习效果与效率,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所谓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包含培养他们利用网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常规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来解决问题,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科学的借助网络平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就是监督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当然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也必须监控,做到因势利导,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最终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借助网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 强化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创新整合能力
“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信息资源大量涌出,比如慕课与微课的问世[3],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发达催生课程的整合,进而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整合的能力。因为各大网络平台本身具备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但这些信息处于分散状态,想要挑选与整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创新与整合的能力。教师借助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施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让学生对资源整合能力得到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互联网 +”本质上属于信息技术在实现创新与发展之后的新业态,在知识社会中创新2.0促进下的经济社会凸显的新形态,它代表着时下的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为师生教与学提供广阔的平台。广大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的历史使命,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提升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规划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妍.互联网 + 时代下电子线路仿真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数码世界,2017(3):106-107.
[2] 张俊霞.互联网 + 时代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研究 —— 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技能训练课为例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3):77-78.
[3] 徐艳艳,刘春富 ." 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128-130.